| 乳制品生產企業生產許可證正在重新審核階段,昨日記者從一業內人士處獲悉,廣東50多家乳制品生產企業的審查結果最快將于今天出爐。廣州奶業協會理事長、資深乳業分析人士王丁棉表示,廣東50多家乳制品企業申請新證估計無多大問題,但受新規影響,中山、東莞、深圳部分小廠有轉而生產乳酸飲料的趨勢。 新規 企業必須投巨資增自檢設備 根據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質檢總局共同下發的《關于在乳品行業開展項目(企業)審核清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現行所有獲得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的企業,去年年底前必須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2011年3月1日起,沒有重新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將被停產。這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將被擋在準入門檻之外,帶動行業洗牌。 據了解,此次重新審核,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對于包括三聚氰胺在內的60多個項目的自檢能力。廣東一本土乳制品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坦誠,新規出臺后,廣東包括燕塘、香滿樓、風行都面臨著增加檢驗設備等問題,估計本土幾家大企業至少需要投入400萬~500萬的投入。 據一資深的乳業人士陳華林(化名)介紹,幾大乳制品企業所受的影響還屬中小影響,很多中小型企業需要在檢測設備和人員進行投入,生產不達標的還需在產能擴建以及環保指標等方面作調整。 據悉,重新審核生產許可證對生產企業的生產規模也做了要求。王丁棉表示,南方企業需日產100噸,如果按此前的規模,廣東50多家企業估計只有10家能達到。不過這個數據本身就存在爭議,如果企業一日三班倒,那么只要30多噸的產能也同樣能符合日產100噸的要求。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此次生產許可證重審對其資金、硬件設備以及企業管理等都是一個生死門考驗。記者了解到,現在甚至有設備供貨商將設備先免費供應給企業,然后逐年收取疊加了利息的費用。對此,王丁棉表示,這讓中小企業暫時過了換證關,但同時加重了企業的負擔,甚至可能引發企業不堪重負而倒閉。 陳華林告訴記者,昨日下午廣東乳制品企業的審核正在緊急進行中,估計最快今天會有結果在網上公示。而王丁棉表示暫時沒聽到這個消息,不過其從近日與廣東眾多乳制品企業的接觸了解到,企業已經完成了報送資料的程序,等待相關部門到現場驗收。 影響 乳品年中或漲價 盡管“重審”是積極的,但有業界人士指出,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就意味著大部分企業要重新改造,增加一大批投資,加上目前乳制品材料的漲價幅度也比較大,成本增加很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今年1月初,因為原奶、糖等成本的增加,本土燕塘、風行等幾大乳制品企業已經將系列產品的價格上調5%~10%以抵消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陳華林告訴記者,這很有可能導致廣東本土企業最快4月、最遲6月再度調整乳制品價格。“上一輪的漲價緩解了企業在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但現在設備投入的增加成本、檢驗項目的增加的成本以及新增檢驗人員所帶來的成本等綜合成本的增加,最終還將體現在乳制品價格上。”陳華林表示,目前大家還不知道綜合成本上漲的幅度有多大,三四月企業核準成本后,最終成本還是要反映在產品價格上。 對此王丁棉表示,在整個通脹大背景之下,今年整體物價下調的難度很大,乳制品行業也只有跟著環境走,提價是企業消化成本壓力的基本手段。不過他同時指出,企業可以靠其他軟手段來消化壓力,如提高產品的性價比、開發高端產品等。 本文來源:信息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