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還是正月里,但由于正處于鰻苗捕撈期,市郊沿海的漁民已忙碌了起來。凌晨4點鐘,在金山嘴捕鰻苗的漁民們就起錨開船,來到金山區大金山外的海域,此時海面還是一片白茫茫。但漁民們已顧不得被凍僵了的手,打著手電在網具中尋覓起鰻苗來。 一條條鰻苗看起來比縫衣針還要細,它們的“父母”鰻鱺生長在內陸的大江大河中;每到秋季,鰻鱺就通過出海口,游向深海中交配、產卵;到初春時,孵化成幼苗的小鰻,再向內河溯游。因此,長江口、金山嘴出海口等就成了鰻苗的理想捕撈點。據金山區漁政站站長介紹,在金山區金山嘴海域,領證捕撈鰻苗的有60多條近洋漁船,每艘漁船在海域內都布有近百張網具,等待著每天的潮漲潮落,從網具內收獲那一條條看上去不起眼、而身價卻在飛漲的“軟黃金”。 說小鰻苗是“軟黃金”,一點也不為過。這小小的鰻苗原來賣三五元一條,今年最高每條賣到11元,目前每條可賣10元左右,每500克鰻苗在3800條左右,價格也就在3.8萬元上下。由于鰻苗性價比高,漁民們吃辛吃苦也樂于去海中捕撈。 那天上午10時許,金山嘴鰻苗收購站內,來了兩位看上去十分疲憊的漁民,他們手里拎著個小水桶,里面就是當天捕得的鰻苗。來自山陽鎮漁業村10組的漁民伍國權告訴我們,他在當天凌晨3點半動身,用了整整六七個小時,捕得鰻苗76條。當他從營業員手中拿回725元人民幣時,百感交集地說,這是他兩天的辛苦錢。他總共在海里布下50個網具,投資就用了3萬元。在鰻苗三到四個月的汛期里,只有天天頂風冒雨下海捕撈,才能有個兩三萬元的收入。 另一位叫王亞對的農民也連聲稱是,這位來自浙江灘滸山的漁民,在海上摸爬打滾已幾十年,現在也感到捕鰻苗很吃力。他把水桶里鰻苗倒出來點數,小小的鰻苗只捕到34條,總收入只有325元。同樣出一次海,同樣撈這樣多的網具,但收入卻比伍國權少了一半多,他只能是一臉的無奈。 這時,鰻苗收購點的盛老板也走了過來。他說,捕鰻苗辛苦,鰻苗市場的競爭也很激烈。今年鰻苗量少價高,鰻苗市場無論內外銷缺口都很大。好在鰻苗捕撈期從1月15日起到4月15日才結束,但愿鰻苗春汛期能旺發一把,讓捕鰻苗的漁民錢包也能鼓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