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地恩生物集團成立于2001年,歷經八年的發展,全力致力于綠色、環保、節能、減排,主營業務涵蓋了農牧業、紡織業、造紙業、食品業、生物能源、環保等多種產業,產品已經遍及全國各地和世界多個國家與地區。投資1.5億人民幣建成的濰坊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酶制劑行業規模較大,品種較齊全的專業化生物發酵生產基地。現已成為擁有八家分公司的集團公司,產品服務由畜牧拓寬至紡織、食品等多個領域,企業員工從起初的三十幾人壯大至現在的六百多人,康地恩在九年的風雨磨練中迅速成長。 說起康地恩生物的快速發展,不得不提到企業的管理團隊以及康地恩的企業定位與目標、企業文化和人才戰略。 康地恩的定位、目標與人才觀 2006年,康地恩生物集團提出了企業的定位——專業化生物發酵企業,樹立了成為“中國生物產業技術領先型企業”的目標,并于2007年初提出了“融入行業,團隊打造,結構優化,精益管理”的企業經營戰略。 在公司負責人看來,要帶領公司在生物發酵領域做大做強,實現企業“成為中國生物產業技術領先型企業”的宏偉遠景,人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生產力,人才是企業發展最寶貴的資源。因此,康地恩必須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團隊。 但是,與許多其他企業一樣,康地恩公司在人才問題上也曾遇到過種種困惑。 人力資源管理中面臨的難題 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例如,怎樣吸引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進入企業;怎樣在人才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降低成本;如何留住需要的人才,使他們與企業長期共榮、協調發展;如何解決生產一線技術工人匱乏、專業技術水平較低的問題……康地恩在迅速發展壯大的同時,同樣面臨這些問題。 為完善人才隊伍建設,企業通常有多種方法選擇。其一,外聘。可是外聘較難找到合適的人才,即使找到了,工作上手也快,但用人成本高,而且他們往往不容易完全融入企業,對企業的忠誠度相對較低。其二,“大浪淘沙”,即大量外聘畢業生,通過工作實踐優勝劣汰。該方法簡單、易操作,節約用人成本,但培訓耗時、成本高,同時也是對被淘汰的年輕學生的不負責任。 面對在人才隊伍建設中出現的種種困惑,陳剛總裁與他的團隊一直在實踐中不停的思考與探索,尋求導致問題的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企業:人才成長的家園 要解決上述種種問題,造就一支優秀的團隊,企業必須從多方面給予這支團隊生存和成長的環境。 康地恩在企業文化建設上,本著“善、干、學、和”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極力營造開放、包容、正向、舍得的文化氛圍;注重扁平化的管理風格與人性化的領導風格,淡化官本位,強調上對下的服務,強化領導團隊的執行力和服務力。 在康地恩公司,自上而下地倡導這樣一些理念:重視每一個崗位,尊重每一位員工;營造一種“開放、包容、正向、舍得”的文化氛圍;將企業發展目標與員工的個人成長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每個崗位的員工都能找到自己奮斗的方向,幫助員工與企業共成長;讓員工從多方面感受到來自企業領導層的關愛,在企業內找到歸屬感、安全感、成就感。 務實創新,追求卓越 "點滴做起,追求完善;務實創新,追求卓越"。是康地恩生物的企業精神,在康地恩不斷前行的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并形成習慣;無論做什么,都要做到更好,追求最好;反對形式主義,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創新;通過持續不斷的創新實現卓越。 2010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濰坊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000噸堿性果膠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列入國家微生物制造高技術產業化專項; 2010年3月,高密市康地恩生物酶研究所"通過濰坊市科技局考察批準成立; 2010年5月,康地恩生物集團生物工程研究院正式組建; 我們統觀2010年康地恩的發展,不難發現康地恩生物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企業生命的,這也跟康地恩公司核心價值觀:"能力提升是真本事,價值創造是硬道理。"是密不可分的。為用戶,為公司,為自己;提倡和鼓勵技術創新,確立產品和服務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尊崇能力,把能力提升和創新能力視為最大的能力。價值創造是能力的業績體現,也是評價能力的唯一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