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豬流感病毒對整個呼吸道上皮細胞都具有親嗜性,其病理變化也主要在呼吸器官。是豬群中普遍存在卻難以根除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可以直接導致豬只發病,引起呼吸道癥狀,而且可感染懷孕母豬,導致流產、產死胎和早產。豬流感病毒是豬呼吸道疾病綜合癥的一個重要誘因,在混合感染、并發感染和繼發感染中起相當的作用,使疫病更加復雜化,死亡率增高,成為制約養豬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豬圓環病毒2型(PCV2)目前被認為是PRDC的一個重要致病因子。該病毒是斷奶仔豬多系統衰竭綜合征(PMWS)的原發病原,所有被感染的豬或多或少都會表現出壞死性肺炎的嚴重肺部病變。因為能在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中增殖并同時影響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從而導致感染豬出現白細胞減少癥。該病毒也表現出高度的免疫抑制性。這一點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有該病毒并發感染時,豬的病情會極度惡化。PRDC涉及到的病毒還包括豬呼吸道冠狀病毒、豬偽狂犬病病毒和豬巨細胞病毒。 (6)豬偽狂犬病( PR ) 該病的臨床癥狀決定于感染豬的年齡,年輕的豬易感, 7 日齡以內的豬死亡率可達 100% ,一般會出現嚴重的神經癥狀。斷奶豬感染后,主要表現出呼吸系統癥狀,特別是產生細菌的繼發性感染,這是因為豬偽狂犬病病毒抑制了巨噬細胞的功能,降低了其對細菌的破壞力。母豬感染后可發生流產、死胎及木乃伊胎。生長育肥豬和保育豬主要臨床表現是打噴嚏和呼吸困難,很少有神經癥狀。偽狂犬病可造成豬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紊亂,干擾機體的免疫力。 其它細菌的作用許多細菌可以與肺炎支原體互相影響。在絕大多數豬場,這些細菌包括巴氏桿菌、鏈球菌、副豬嗜血桿菌。這些細菌本身并不是PRDC的致病菌,但它們均可增強肺炎支原體的致病性, 副豬嗜血桿菌的存在可以加劇豬呼吸道疾病的臨床癥狀,引起纖維素性化膿性支氣管肺炎。另外一種重要的細菌是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PP),雖然它并不存在于所有的豬場,但其致病性很強,且可使病情惡化和死亡率顯著提高。胸膜炎和肺腫脹可以視作PRDC早期的相關預警癥狀。其它可能涉及到的細菌還有豬放線桿菌、豬鼻支原體、豬滑液支原體和豬霍亂沙門氏菌。 2.不良的氣候、環境條件及不合理的飼養管理 豬的呼吸道綜合征疾病除了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原發和繼發疾病外,還與不良的氣候、環境條件及不合理的飼養管理密切相關。 營養缺乏,降低豬的抵抗力,導致發??;日糧中含有污染成分,如霉菌毒素,可降低豬抵抗力,引起免疫抑制;日糧中添加低品質的脂肪或過量應用硫酸銅等可導致維生素A的消耗。應提供豬群不同時期各個階段的營養需要,保持豬群合理、均衡的營養水平。經常檢查或檢測飼料質量,對霉菌毒素污染嚴重的飼料必須廢棄,避免因小失大,對于受輕度污染的飼料,可在飼料中添加霉菌毒素處理劑或防霉劑,保證免疫系統的正常運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動物機體的免疫能力和生產性能,增強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稍陲暳蟽忍砑?.2%的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豬斷奶應激,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溫度的變化幅度過大,晝夜溫差大,冬季保暖措施不完善,夏季通風條件差,從而使呼吸道對外界的刺激敏感,而誘發呼吸道疾病。 濕度過高或過低,改變了圈舍內的氣候條件,引起豬體應激反應,同時為病原的繁殖提供了適宜條件。 飼養密度過大,通欄同舍豬群太多,給病原傳播提供了便利,加大了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幾率。飼養密度與豬呼吸道病的發病率密切相關,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可有效地控制豬呼吸道病,提高豬群的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比只用藥物預防更為有效。 豬群流動頻繁,豬群來源復雜,同群豬日齡相差太大,錯誤的豬群流動方向。盡量減少豬群轉欄和混群的次數,轉欄和混群的次數越多,呼吸道病的發病率越高。盡量減少各種應激因素,使豬群生活在一個舒適、安靜、干燥、衛生、潔凈的環境。 舍內通風透氣不好,有害氣體和灰塵超標,刺激呼吸道黏膜出現炎癥,降低了呼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為病原的入侵“大開方便之門”. 豬群保健措施不得力,驅蟲效果不佳,消毒免疫措施不健全及豬只營養不良等均能加速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發生。 防疫制度不健全,防疫措施不完善,防疫程序不到位,為一些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提供了傳播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