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中國鵝與歐洲鵝的區別 中 國 鵝 歐 洲 鵝 頭 部 有肉瘤 無肉瘤 頸 部 頭頸清秀、細長 頭頸短粗 頸 羽 平滑不卷曲 卷曲 體 態 體態高昂,體型較小 背寬、胸深、體型較大而矮胖 成熟期 成熟早 成熟晚 生產性能 產蛋多 產蛋少,肥肝性能好 品種示例 中國太湖鵝 意大利奧拉斯白鵝 二 我國鵝業概況 我國一直是世界上的養鵝大國,其飼養歷史、數量均居首位。據史記載,養鵝從初時的觀賞、警用等逐漸發展成現代的以肉用為主。距今1600多年,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在其居地會稽、剡縣(今浙江省的紹興、奉化市)等處養鵝,晉書《王羲之傳》中提到:"山陰有一道士,好養鵝,羲之往觀焉,悅,因求市之,道士云:為寫德道經,當舉群相贈耳。羲之欣然寫畢,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元代陳子翚的詩"一曲溪從古剡分,溪邊朝食晉將軍,硯埋塵土鵝群少,六朝空山自白云"也提及了王羲之養鵝。之后的很多地方志中都有養鵝的記載,《嘉靖奉化縣志》中載有該縣在明永樂年間要上交朝廷鵝翎17549根,表明當時養鵝已形成規模。隨著社會的需要和地理環境的影響,全國形成了大量的具有獨特性狀的鵝地方品種,這對現在我國興起的新一輪養鵝高潮提供了良種保障。 三 鵝的品種分類 養鵝的目的,主要是根據人們需要獲得好而多的鵝肉、蛋、肥肝、羽絨等鵝產品,因此,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和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形成了鵝的品種類型,并根據生產發展方向和品種利用目的,從不同角度對鵝的品種進行分類。目前一般從地理特性、經濟用途、體型、產蛋性能、羽色等進行分類。 1、按地理特征分類 以往對鵝的品種,多從地理環境分布分類,如中國鵝、法國圖魯茲鵝、英國埃姆登鵝、埃及鵝、加拿大鵝、東南歐鵝、德國鵝等等,這僅是世界上部分國家鵝種中的一些代表品種,其性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中國鵝就包括眾多的地方品種,各品種均有自身的特點,但也有很多相似性狀。 2、按經濟用途分類 隨著人們對鵝產品的需要不同,選育產生了一些優秀的專用品種。如法國的郎德鵝、圖魯茲鵝,匈牙處的瑪加爾鵝,意大利的奧拉斯白鵝等是進行肥肝生產的專用品種。肉用的如我國的獅頭鵝,德國的萊茵鵝等生長速度快,料肉比高的品種,又如我國的浙東白鵝在當地特定優良環境條件下,根據人們食鵝的喜好(喜食不加任何調味品直接用清水烹飪的"白斬鵝"),經不斷選育,不但具有早期生長速度快、料肉比高、耐粗飼等優良特性,還形成了肉質細嫩鮮美的獨特性狀。此外,還有產蛋率高的如我國的豁鵝、太湖鵝等品種,也有的具有羽絨性狀好或對當地環境適應性強等專門化品種。 3、按體形大小分類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分類方法,它根據鵝的體重大小分大型、中型、小型三類,小型品種鵝的公鵝體重為3.7-5.0公斤,母鵝3.1-4.0公斤,如我國的太湖鵝、烏棕鵝、永康灰鵝、豁鵝、籽鵝等。中型品種鵝的公鵝體重為5.1―6.5公斤,母鵝4.4―5.5公斤,如我國的浙東白鵝、皖西白鵝、溆浦鵝、四川白鵝、雁鵝、伊犁鵝等,德國的萊茵鵝等。大型品種鵝的公鵝體重為10-12公斤,母鵝6-10公斤,如我國的獅頭鵝、法國的圖魯茲鵝、郎德鵝等。 4、按產蛋性能的高低分類 不同品種鵝的產蛋性能差異很大,高產品種年產蛋高達150枚,甚至200枚,如豁鵝。中產品種,年產蛋60-80枚,如太湖鵝、雁鵝、四川白鵝等。低產品種,年產蛋25-40枚,如我國的獅頭鵝、浙東白鵝等,法國的圖魯茲鵝、郎德鵝等。 5、按性成熟早晚分類 根據性成熟日齡可分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早熟型開產期在130日齡左右的小型和部分中型鵝種;中熟型開產期在150-180日齡的中型鵝種;晚熟型開產期在200日齡以上的大型鵝種。 6、按羽毛顏色分類 鵝按羽毛顏色不同分為白鵝和灰鵝兩大類。在我國北方以白鵝為主,南方灰白品種均有,但白鵝多數帶有灰斑,有的如溆浦鵝同一品種中存在灰鵝、白鵝兩系。國外鵝品種以灰鵝占多數,有的品種如麗佳鵝苗鵝呈灰色,長大后逐漸轉白色。 四 我國鵝業的發展優勢 我國的養鵝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距今約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開始馴養鵝。大量古書籍中都有關于鵝的馴化、飼養、選種、繁殖、管理、加工、食用、流通及與鵝相關的人文記載。我國人民對養鵝也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技術和傳統的生產經驗。至現代,養鵝業已具有產品用途廣,耗糧少,生產周轉快,投入低,產出高等特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動物性食物消費比例的增加和消費習慣的改善,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畜牧業生產地位的提高,養鵝的社會經濟效益和鵝產品的獨特品質進一步得到社會的認可,養鵝生產迅速發展。 據統計,解放前我國僅養鵝1700萬只,上世紀的五十年代增加到6000萬只,八十年代初為1.2億只,八十年代末發展到3億只;2001年達到6.7億只,占世界產量的86.3%,年產鵝肉125萬噸,相當于全國兔肉產量的4倍和牛羊肉產量的40%,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養鵝大國。 俗話說"能吃飛禽一口,不吃走獸半斤",鵝肉不但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而且鵝飼料以新鮮飼草為主,抵抗力強,飼養期短,肉中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量少,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營養保健和綠色食品。相對豬、雞肉來說,具有很大的消費優勢。鵝肉消費量逐年增加,在飼養數量上如比現在再翻一番,全國人均消費量還不到0.7只。據報道,南京、揚州等城市的鵝肉人均消費量達6只以上,上海年消費超過2000萬只,南京1800萬只,香港日消費量達2萬只。此外,我國已加入WTO,肉類出口將會增加,但由于有些畜禽發生的某些疾病,出口受技術貿易壁壘等限制,而鵝產品則沒這方面困難。除鵝肉外,鵝肥肝、羽絨等副產品的國內外消費市場也很大。 由于養鵝投入產出比大,鵝產品種類豐富,能促進種植業結構調整,決定了養鵝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養鵝業的規?;?、產業化生產格局已開始形成。如揚州市的風鵝加工發展迅速,近3年來年加工量已達到8000萬只以上,產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市。 由于養鵝業生產效益的提高,各地政府把養鵝業作為發展畜牧業的重點產業來抓,進一步促進了養鵝生產的發展。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廣東、廣西等省已成為我國的養鵝主產區,在當地農村的農業增收、農民增效中發揮出其更好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