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前期明星品種——豆粕的漲幅遠落后于其他大宗商品。近日豆粕終于放量上漲,打破前期盤整格局。春節將近,隨著下游需求的陸續啟動,豆粕價格有望繼續走強。 憑借天氣因素資金入市炒作 雖然市場對南美大豆增產普遍存在共識,但當前影響豆類商品的關鍵因素是南美天氣。現在正處于南美大豆生長的關鍵期,巴西大豆主產區天氣情況較為良好,對作物生長有利,而阿根廷大豆主產區在因洪水爆發而推遲播種以后,已有半個月未出現明顯降雨。天氣預測機構對阿根廷近期降雨的可能性產生了分歧。部分機構表示,降雨雖不能徹底改善墑情,至少能夠緩解大豆生長壓力。不過,也有一些天氣機構認為,降雨的強度和范圍較難確定,且不一定會對作物產生較大的正面影響,更關鍵的是,后期仍可 能有7天~14天的干燥天氣。如果2月阿根廷主產區仍沒有降雨出現,大豆產量將受影響。另外,南美收割延遲及密西西比河船運延遲等問題也在持續發酵。受此影響,投機資金大量進入豆粕市場,帶動豆粕期價放量上漲。 需求驅動豆粕價格仍堅挺 在天氣和節日因素的推動下,我國多地肉類價格一路上揚。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2012年11月以來,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批發價格連續9周上漲。目前全國豬肉平均價格每公 斤在26.23元,飼養戶的利潤已非常豐厚。生豬價格引領食品價格上漲,持續的雨雪天氣也導致物價上漲在短時間內難以停步。生豬價格的上漲,激發了市場對豆粕需求旺盛的預期。 豆粕價格短期內不會出現趨勢性下跌走勢,主要原因在于市場對于南美的豐產預期在美國農業部報告出來之后才能得到驗證。目前,國內面臨的問題是雨雪天氣對食品價格造成的持續干擾。這樣看來,短期內豆粕價格繼續受現貨市場以及天氣的影響。 南美預期豐產遠期粕價承壓 美國農業部1月供需報告顯示,美國2012/2013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30.15億蒲式耳,高于市場預估值以及2012年12月預估的29.71億蒲式耳。同時,報告上調巴西2012年~2013年度大豆產量預估至8250萬噸,下調阿根廷產量預估至5400萬噸。2012年~2013年度南美大豆產量較上年度增加2900萬噸。大豆高價刺激種植面積提升。從目前情況來看,充沛的南美大豆供應將使豆類價格整體承壓。 綜上所述,豆粕在下游需求啟動及天氣的帶動下,有望維持強勢至2月下旬。3月份南美大豆上市,屆時市場將由多轉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