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溫哥華5月14日電,9年前一場H7N3禽流感襲擊加拿大弗雷澤河谷時,蒂姆·倫佩爾才剛剛開始經營養雞場,損失并不算太大。但他說,當時對所有農場主都是“前所未有的噩夢”。這場禽流感改變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家禽飼養業的管理方式,一套強制性生物安全管理程序由此展開。 2004年2月6日,加拿大西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弗雷澤河谷地區發現H7N3禽流感疫情,聯邦食品檢驗局在無法確認疫病成因的情況下,下令將該地區42個家禽養殖場共1900萬只存欄家禽全部撲殺銷毀。直到5月21日疫情才得到控制。 時隔9年后,記者來到弗雷澤河谷,拜訪曾經歷“噩夢”的倫佩爾和他的洛克維爾德農場,看看他們農場為預防再次發生禽流感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洛克維爾德農場占地約半公頃,每年產出3萬只雞,50噸雞肉。倫佩爾在這里用高標準的方式飼養雞群,并遵循嚴格的生物安全規定和標準,使家禽在進入市場前盡可能減少和外部的接觸。他自己每次進入雞棚前都穿上防護服,套上鞋套,以防把外部的有害物質帶入雞棚。這種飼養方式得到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愛護動物協會的認證。 “愛護動物協會的認證項目基本上是商業養殖標準嚴格程度的兩倍,典型的例子是我們給每只雞的平均空間放大一倍,我們同時根據雞的體重而相應增加空間。我們給了兩倍的飲水空間,兩倍的進食飼料空間。我們還給予它們8小時的黑夜,16小時的白天,而不是以人工光控制晝夜。我的雞棚上有一個窗戶,這在其他農場一般是看不到的,也不是愛護動物協會所要求的,這是我們為了更好地管理動物而設置的,以監控里面發生的一切事情,”他說。 倫佩爾說,2004年H7N3禽流感暴發后,他不得不重建養雞場,而這一次他與當地的其他家禽飼養場場主們一樣,變得更加重視生物安全。“你需要清潔雞棚,不允許其他鳥和野生動物進來,盡可能保持雞棚的整潔和干凈,以防止可能出現的災難。” 倫佩爾說,他不會給雞注射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只給雞喂養有機飼料,因此他農場飼養的雞味道更好。他對有機飼料的益處堅信不疑,并且當面吃下了一把雞飼料。 “飼料里面沒有動物副產品,沒有抗生素。這是認證了的有機飼料,沒有除草劑或者殺蟲劑。我會吃我喂給雞的飼料,而且這種飼料的成分很好。”他一邊嚼著雞飼料,一邊說:“它主要是小麥、大豆粉,還有一點豌豆、一點亞麻和一點谷物。” 倫佩爾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將到各地農產品市場銷售他的產品。很多消費者喜歡以“人性化”方式飼養、以有機飼料為食物的雞,他們也愿意直接從農民手中購買這些產品,不管是通過倫佩爾自己的小賣鋪還是本地農產品市場。 1 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