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觀察來貨整體玉米的質量情況,有否水濕,再進行抽樣觀察其玉米顏色、顆粒是否整齊飽滿,有無發酵、霉變、結塊、異味,雜質(沙粒、泥土、煤、木屑、膠粒及白玉米等)和燒焦顆粒是否在標準范圍內(>0.1%); -- 一般只能察看到表面層,深層的品質情況在卸貨過程跟蹤檢查。 -- 質量判斷和使用安排主要以顆粒飽滿度、容重、水分、色澤、含雜情況為主。 容重: 玉米的容重與成熟度、營養價值成正比,與不完善粒含量等成反比; 雞、豬飼料對玉米質量要求較高,容重>685g/L,鴨料要求相對較低些,容重>650g/L; 容重在水分高的季節也會高點。 水分: -- 用牙咬、指甲陷胚芽、用手緊握玉米等經驗值大致估計其水分含量,準確的檢測是用水分測定儀和國標的烘箱法,一般使用快速水分測定儀為多; -- 一般2-6月份水分偏高0.5%-1.0%,大部分在14+0.8%;其他月份大部分在12%-13%; -- 進倉儲存玉米水分超過12.5%時以0.5個水分指標加0.5kg/每車(約4噸)固體防霉劑,要求當水分超過14.5%時最好不要入圓桶倉貯存,但一般很難執行,有時可以打包裝單獨安排使用,更多的是根據實際情況多添加防霉劑和及時安排使用,縮短倉存周期; --玉米的水分影響貯存情況和使用時粉碎產能損耗情況; 顆粒飽滿度、色澤: 玉米顏色分為黃、白兩種,黃玉米以黃色為主其它顏色不得超過5%,配合飼料使用的玉米通常為黃玉米,主要以感官檢測和樣品對比來判斷,葉黃素檢測只作為抽檢; 目前對雜質、不完善粒指標不夠重視,基本沒作定量檢測,靠感官估計;黃曲霉毒素也是作為抽檢項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