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需要是指用以滿足生存、生長、泌乳和繁殖等機體多種代謝功能的營養物質需要。營養物質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水、維生素和礦物質等六大類。豬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要因其品種、年齡、性別、生產狀態和生產性能等不同而有所差異。
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植物飼料含量最多的一種營養成分,是豬的主要能量來源。
1.碳水化合物的組成
碳水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其中氧和氫的比例為1:2,與水中的氧氫比例相同,故由此得名。碳水化合物包括無氮浸出物和纖維素,無氮浸出物又稱為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和糖類,是植物籽實的主要成分。粗纖維由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等組成,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2.碳水化合物的營養作用
(1)碳水化合物是熱能的主要來源 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在體內經過生理氧化作用,分解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產生熱能,是豬進行呼吸、運動、循環、消化、吸收等各種生命活動的能源。
(2)碳水化合物是形成豬體組織的不可缺少的成分 豬體吸收的葡萄糖可轉為核糖、牛乳糖和乳糖等,以構成體細胞和體液的組成成分。
(3)碳水化合物是生產脂肪的原料 碳水化合物可轉化成體脂肪和乳脂肪。肌肉組織中含有一定的脂肪,并在肌纖維間形成大理石紋,可提高肉的品質。
(4)豬對粗纖維雖然消化利用率很低,但一定的粗纖維不僅能使豬產生飽感,而且可刺激胃腸蠕動,有利于消化和排泄。
3.豬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
豬對碳水化合物中的糖類和淀粉的消化吸收可達95%~99%。淀粉和糖類在腸道內被分解為葡萄糖,一部分由腸壁直接吸收;另一部分被消化道中微生物分解成有機酸和揮發性脂肪酸,吸收后參與機體的物質代謝。
飼料粗纖維在豬胃和小腸中均不發生變化,僅在盲腸被微生物很有限地發酵分解,產生乙酸、丙酸、丁酸,可在代謝中轉化為糖元。試驗表明,飼料中每增加1%的粗纖維,有機物質消化率相應降低1.7%。因此,在生產上應注意控制日糧粗纖維含量,一般對幼齡豬和育肥豬,飼料中的粗纖維不得超過1%~3%,對成年母豬和公豬以不超過7%~8%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