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行業競爭日趨白日化的態勢下,不僅中小企業在尋求突破,行業大佬們也在力爭通過自身的創新,或者整合外部資源創新等來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能力,力保在風云變幻的飼料行業中可以強者更強,立于不敗。 通威:漁業智能化創新 因看好未來水產養殖集約化發展的方向,通威通過一系列包括信息技術、檢測技術、監控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在內的自動化程序,基于漁機產品的開發應用,尋找幫助養殖戶提高養殖效益的創新模式。 在今年4月28日,由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的“2014通威科技大會”在成都開幕,會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提到的“用科技助推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備受關注。 劉漢元提到,通威今年在做的幾個試點示范區,想系統的把一些先進設備和技術集成用到試點養殖場中去。“我們想將現代的信息技術、檢測技術、監控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等,包括餌料投喂系統、計算機分塘監控記錄系統全套應用,可以提升養殖自動化程度,降低勞動力強度和提高養殖的成功比例。”劉漢元表示,這種適度規模化的養殖者參與產業鏈一同進行管理,食品的生產信息搜集采集更加方便,也便于解決溯源問題。 據《農財寶典》-新漁網報道,9月26日,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來到佛山市三水區,在通威365養殖模式基地進行了視察。實地掌握廣東片區對365模式的推行情況,是劉漢元此次廣東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經過實地觀看,劉漢元在對該基地的建設表示贊許。他表示,365模式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其效果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民們不斷增收,二是提供越來越多的健康水產品。三水基地的建設,能夠較好地體現365模式的具體落地,基地魚塘也是真正在生產,并且效益不錯,值得肯定,相信隨著該模式的不斷推廣,將來的魚塘水更干凈、魚更舒適、提供給人們的食品更加安全。 據了解,三水基地結合廣東當地魚塘養殖特色,融合了365模式的相關內容,并且儲備了大量的實踐數據,自八月建成一個多月來,已經接待了1000多養殖戶的參觀交流。 新希望:整合外部資源創新 跳出行業來整合行業創新。因看到制約發展的因素不單單在行業內,需要外部支撐,新希望通過整合金融行業的優勢,實現自身產業鏈拓寬的創新。 據河北新聞網報道,9月22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京舉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出席簽約儀式。郵儲銀行監事長陳躍軍主持儀式,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新希望集團副總裁唐勇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本次戰略合作協議是郵儲銀行與新希望集團自2012年建立業務聯系以來首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信貸授信、流動資金貸款等業務合作的基礎上,開展全國現金管理平臺搭建、財務公司同業授信、電子商務銷售平臺信息共享、郵政渠道代理農副商品銷售服務等業務領域的拓展。同時,郵儲銀行還將充分發揮分布服務網點眾多、電子化結算系統快捷先進、客戶資源豐富等優勢,為新希望集團農牧、乳業、食品、金融、房地產、化工、資源等產業及其他上下游供應商和銷售商,提供多渠道的現金管理、資金增值、理財服務,并整合各種存款品種、理財產品建立滿足個性化需要的現金管理模式和運作方案,致力將金融服務貫穿于新希望的整個產業鏈,全面拓寬合作范圍,實現共同成長、互利共贏。 李國華表示,郵儲銀行始終堅持服務“三農”、服務中小企業和服務社區的市場定位,具有資金雄厚、網點眾多的良好優勢,3.9萬個網點70%分布在縣域及縣域以下地區,具備服務“三農”的天然條件。新希望與郵儲銀行的合作符合黨中央支持“三農”的政策要求,也符合郵儲銀行的戰略發展定位,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郵儲銀行將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通過與新希望集團的授信合作、與集團內部財務公司、擔保公司的資金合作、與新希望上下游中小企業的產業鏈金融合作,不斷探索、創新“公司+農戶”的貸款模式,在服務“三農”尤其是新型農業產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劉永好表示,新希望的農業產業鏈工廠大多布局在縣及縣以下區域,與郵儲銀行的網點分布非常契合,雙方的對接合作是最為優勢互補的。新希望集團是首批中國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之一,集團公司在全國工商聯評選的“2014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位列第20位,并獲得AA+評級(為中國民營企業最高評級)。自1982年創立以來,32年來已帶動超過450萬農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郵儲銀行網點多,資金充足,服務支持“三農”經驗較為豐富,希望與郵儲銀行充分發揮雙方優勢,進一步圍繞農業產業鏈拓展融資租賃、保理、擔保等業務方面的合作。 本次銀企強強聯手開展戰略合作,進行優勢互補,將有利于雙方攜手并進,提升在各自領域的品牌優勢和競爭優勢,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海大:產業鏈創新 在多年的服務營銷中,海大認識到效益提高需要很多環節,幫助養殖戶提高效益必須延伸自身產業鏈,利用自身的產業鏈創新更好地推進服務營銷。 海大的服務營銷在業內有不少的解讀,但是,海大清晰地認識到,僅僅提供優質飼料和藥品是狹隘的服務。為養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即為養戶提供從苗種——養殖模式和技術——水質調控和疫病防治——飼料投喂的整體解決方案才是真正的服務營銷,這要求海大必須跳出飼料來做服務營銷。 從2006年開始,海大將自身定位為服務型企業,力求對養戶提供全面解決方案,通過保證養戶贏利來拉動公司發展。近十年來,海大已在種苗、養殖技術、病害防治、水質調控方面進行了技術研發和海量投入,也取得了不少突破。 從服務營銷的角度看,海大將種苗、動保、飼料等產品定義為服務工具,其多年來的努力,就是試圖通過系統性服務工具和各個環節的技術進步、產品改良,整體性提升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在公司內部,通過服務站的建立和推廣等高效服務模式,大幅提升公司技術服務的深度和廣度,使公司服務營銷人員的效率得到提升,從而優化了公司的內部結構。 在行業發生劇烈變革的時代,固守陳規的空間必然越來越小,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怎樣尋找最適合的創新方式,值得每個人仔細思考。 (文章來源:農財寶典水產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