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秀國 博士 北京和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原料幾乎每家飼料企業都懂。但控制的怎么樣?和自己的生產和品控能力是否配套?卻不在許多中小型飼料企業的考慮之列。這也是許多中小型飼料企業質量不穩定的主要因素。筆者將分別從小原料和大原料說起。 (3)抗生素的選擇與控制 抗生素對我國飼料工業和畜牧業的發展無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由于其在食品中的殘留問題,耐藥性問題及其可能引起人類的致畸、致癌、致突變等問題,似乎越來越不受待見。許多科學家和畜牧工作者多年來一直探索能夠完全取代抗生素的方式方法,但由于我國終端的飼養管理水平和環境條件,一直難以得到大規模的實施。 實事求是地說,在當前的市場競爭條件下,抗生素還是性價比最好的防病促長類飼料添加劑。但由于國家控制和檢測的越來越嚴,超量添加所需承擔的法律法規風險將越來越大,這一點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至于如何添加使用,相信大家在這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經驗,這里不作贅述。 (4)功能性飼料添加劑 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種類很多,如甜味劑、香味劑、復合酶、益生素、酸化劑、中草藥添加劑、抗氧化劑、防霉劑等等。而且品種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許多中小型飼料企業由于無法判斷和評定,現在使用功能性添加劑往往比較盲目和隨機。突出表現為幾個方面:一是品種隨機;二是添加量隨機;三是加與不加隨機。 筆者認為,使用功能添加劑應至少確立下面幾個原則: 一是要有明確的目的。比如在4-9月份,天氣比較炎熱,應側重在抗氧化、促消化;在10月份到來年三月份,北方地區一般都比較冷,應側重在抗應激、防咬尾,減少舍內氨氣。但遺憾的是一些中小型飼料企業在使用飼料添加劑時非常盲目,沒有什么科學性。有些是聽說某大企業在使用,自己就跟著使用;有些純粹是為了人情和面子使用。須知大企業的飼料配方和我們的配方可能并不一致,人家用有人家的目的,東施效顰,并不一定能達到應有的效果。而作為一家飼料企業,我們做的是商品,不是哥們感情。 二要講究添加條件。比如:有些中小型飼料企業為了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希望通過添加高檔或者大量的甜味劑來提高飼料的適口性。但玉米卻不篩,設備也不經常清理。須知再好的甜味劑也無法掩蓋玉米中的雜質,無法掩蓋飼料的酸敗變質。甜味劑提高適口性的前提條件是先要把飼料原料搞干凈,飼料原料沒有氧化變質,生產過程中沒有交叉污染,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再比如:某些益生素類添加劑,很容易受到外界溫度、酸堿性、金屬離子的破壞,而我國飼料從生產出來到飼喂給動物的時間間隔又比較長,終端養殖環境差,疾病多,使用這些添加劑時一點要考慮其抗逆性,而且添加濃度要大。 三是添加劑與原料之間不能相互沖突。比如在使用酸化劑時,不應在飼料中使用石粉、磷酸氫鈣、小蘇打等原料,否則相互中和。在飼料中添加使用魚粉時,是否還應使用乳香類的香味劑,非常值得商榷。畢竟魚粉的腥味和奶香混合到一起,不知道會出現什么味道。邏輯上說,味道可能不純正。 四是添加劑的添加量一定要充足。現在很多飼料添加劑能不能提高飼料的效果很難確定,但一定會增加飼料成本。許多飼料添加劑企業為了使其所推廣的添加劑能夠在飼料中得到應用,往往會人為的降低其推薦添加量。建議既然選擇了應用,為保證達到目的,還是按上限添加比較保險。 五是注意飼料添加劑的保存期。一些中小型飼料企業總是頻繁的調整配方。今天來個博士,明天來個教授,今天這個博士講得有道理,出個配方;明天那個教授講得更好,再出個配方。每個配方一般都會帶來幾種添加劑或者原料。到小料庫一看,添加劑的種類可真是不少。但由于一些飼料添加劑在這個配方中用,在那個配方中不用,造成一些添加劑實際已經過期。如果小料工再不注意這些添加劑的保管,開袋后沒有系緊,氧化變質的速度更快。而氧化變質的添加劑一定會產生副作用,加還不如不加。 總的來說,飼料添加劑作為飼料中經常添加使用的成份,如何科學合理的應用?中小型飼料企業急需的是建立一個科學的評估機制,評估好后再使用。畢竟現在似是而非的東西比較多。有些中小型飼料企業認為,我沒有那么好的評估條件,但最起碼應作一個適口性評估,如一些抗氧化劑,放在口里面,那種說不出來的苦澀味久久不散,而一些中小型飼料企業卻無視這些,仍在飼料中大膽的添加使用。這就像做了一個蛋炒飯,本來味道挺好,你卻一定要在里面加點芥末,出來的味道讓人很難接受。再比如膽堿的吸潮性,在室溫下放置多長時間開始吸潮,一看就知道。其它的如抗生素的流散性、維生素的流散性、甜味劑的甜度等等,這些都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儀器設備,往往一些感官的評估就能看出一些添加劑原料的好壞。在生產實踐中,只要認真想辦法,辦法總是有的。(未完待續) 此文章屬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博士小記 博士畢業于2004年中國農業大學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大學老師,原某外資企業中國區技術總監,參與創辦了兩家企業,長期活躍于飼料行業第一線,為國內50余家企業提供技術支持,2014年被評為“中國最美動物營養師”。堅持下市場,到終端,為此住過小店,掉進過糞坑。常自嘲為“技術中銷售能力最強,銷售中技術水平最高”。性直爽、喜讀書,熱衷于技術與創新研討,致力于成為國內著名推廣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