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距離春節已不足20天時間,與臨儲玉米收購量不斷攀升形成對比的是,國內玉米市場行情陰跌不止,尤其是沒有實行臨儲收購政策的關內地區,進而推動其在南北市場的競爭優勢進一步凸顯。 東北糧源品質呈現下降趨勢 據統計,截至1月15日,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量達到6876萬噸,逼近7000萬噸大關,東北產區玉米已大量消耗,尤其是優質玉米,部分地區可收購糧源品質呈現下降趨勢,霉變偏高、容重等指標不同程度下降,導致局部地區臨儲收購進度略有放緩。 以黑龍江雙鴨山為例,目前當地多數玉米霉變率為3%~4%,部分玉米霉變偏高可達到10%以上;吉林公主嶺地區玉米霉變普遍達到6%~7%,前期為2%~4%。 遼寧“省長責任制”終落地 近一周以來,有關臨儲玉米定向銷售和陳糧拍賣的傳聞不絕于耳,但遲遲未落地,反倒是臨儲玉米政策執行之初提出的“省長責任制”終于在遼寧省落地。從政策細節來看,除了超標玉米收購主體擴展至深加工企業以外,為了減輕省級財政負擔,可謂煞費苦心。 首先,《遼寧省2015年生霉粒超標玉米收購工作預案》規定,按市場價掛牌敞開收購農民手中生霉粒含量2%~5%(含5%)的玉米,第一階段從2016年1月至2月底,第二階段從2016年3月至4月底,收購工作可視市場價格、收購進展和農民余糧生霉等情況分階段啟動。這意味著,后期遼寧省政府可能通過降價來控制收購量。其次,5%霉變以上玉米不在收購范圍之內,需農民自行解決,有利于提高農民保管意識。再次,單車超過30噸以上干糧需要查清來源,防止省外超標玉米流入。最后,超標玉米在庫期間發生的貸款利息及相關費用由企業自行承擔。 國內玉米市場整體表現陰跌 目前正值節前農戶售糧高峰,市場供應較為充足,但在臨儲收購快速推進和用糧企業增加補貨的情況下, 東北地區玉米價格整體走勢平穩,局部略有下降。截至目前,黑龍江肇東深加工企業15%水分三等玉米進廠價1740元/噸左右,基本穩定;吉林長春1860~1920元/噸,個別企業略降10元/噸;遼寧沈陽進廠價1920元/噸,基本穩定。預計后期東北地區玉米價格將以穩為主,個別企業小幅波動。 華北深加工企業下調玉米收購價,山東濰坊玉米深加工企業14.5%水分三等玉米進廠價1830~1850元/噸,個別企業下調10元/噸;河北石家莊進廠價1710元/噸左右,下降10元/噸。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累計下降30~50元/噸,而飼料企業玉米收購價基本穩定。目前山東濰坊優質玉米與普通玉米的價差擴大至80~100元/噸。華北農戶加快售糧,市場糧源充裕,但質量并不理想,水分仍然偏高,霉變偏高,飼料廠采購難度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