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報道,長期以來,給經銷商發工資一直就是某些飼料公司的招牌銷售模式,在山東市場提起很多六和系的公司,一問公司業務員上千個,再仔細一問90%都是經銷商。我曾經見過一個公司從業務員到地區經理,到大區經理都是經銷商,就像以前的一級、二級、三級代理商。 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快速顛覆對手的網絡,這種做法在之前的幾年大行其道并非沒有成效,特別是中慧顛覆六和時這招用的淋漓盡致。后來大家效仿跟進,都開始發工資時,它已變相成為一種返還政策了。越來越多的客戶提出我不要掩耳盜鈴了,直接開票價多少,返還多少清清楚楚的。 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下為什么不敢再給經銷商發工資了? 一、羊毛出在羊身上,變相返利政策 簡單的利益捆綁已經不能影響經銷商的選擇。一般飼料企業很難左右比較有影響的經銷商的決策,單單給經銷商發工資,并不能彌補經銷商的利益預期。他也能看得透,你給他發工資,無非是想從他身上賺回更多的錢。說實話經銷商也不差那幾千塊錢,你如果能夠好好想辦法扶持經銷商做大做強比發工資更能留住客戶的心。其實飼料企業也明白,也沒有真正把經銷商與員工混為一體,員工根據公司需求可以隨時調動,經銷商可以嗎?員工做的不好可以處罰,客戶你敢嗎? 二、給經銷商發工資很多時候是在打政策的擦邊球 會產生諸多用工風險。由于經銷商按月領取以工資名義發放的報酬,就意味著經銷商與飼料廠家之間建立了理論上的勞動關系(只要連續發放工資6個月,打卡記錄,即使沒簽訂勞動合同,法律也會認為自動生成勞動關系)。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一旦出現工傷、疾病等廠家必須負責,要知道我們的經銷商很多都是年紀偏大,常年不做體檢的群體,哪怕是在送貨時出點小交通事故或是突然得場大病,都會屬于工傷的。如果經銷商出現意外傷害亦或是重癥的慢性病發,請問,你作為“雇主”是不是要承擔工傷和職業病風險,如果飼料企業給經銷商只是發所謂“工資”而沒有繳納任何保險,那恭喜你中獎了,你將可能面臨大額的費用賠償和非法用工補償!所有的費用將會由飼料廠家承擔。 也就是說,飼料廠家有可能會面臨被經銷商“合法碰瓷”的局面。在用工手續、員工待遇、保險繳納等各方面肯定有做得不周全的地方。即便是各項手續辦理妥當,雙方卻沒有實質上的勞動關系,所謂的工資發放只是作為一種促銷政策存在的,隨著國家對安全、生命、人權越來越重視,企業的風險極大。除非你是家庭作坊不考慮長遠發展。 三、給經銷商發工資,但管理不聽你的 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企業老板抱怨,公司的料賣的少,料推不動,為什么?因為下面的營銷部都是經銷商,對于開推廣會,做實證,做服務等工作,根本執行不下去。推廣難度大的料、套餐等落不了地,更不用說高檔料了(只能做靠價位銷售的低檔料)。 還有你發那點工資跟經銷商的銷售利潤相比,他知道哪頭輕,哪頭重,不可能與你死心塌地一起干(不會按公司意圖去推有未來的產品,做有未來的工作),這些其實也在破壞公司的氛圍與文化。筆者建議,一個考慮長遠成長的飼料公司,財務要規范,用工要規范,飼料法規更要規范。今天討論用工風險,我建議企業可以考慮商業險、勞務派遣與五險組合使用,因為我就見過多起(例:新員工新年上班第一天,放煙花傷了眼,新業務員下市場第一天被狗咬了等等),一個新員工上班第一天就出現工傷(五險還沒來得及辦理),這時商業險就能派上用處了。 好了閑話少說,最終一句話,市場越來越規范,法規越來越規范,國家要去產能,你不規范就有可能被“去掉”。飼料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再是那個用一些蠅頭小利就能拴住經銷商的心的時代。一個企業想要做大做強,想要留住人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助經銷商整合資源,提高市場競爭力,去謀一個長遠的未來。廠家、經銷商之間間要共同擁有一個理想,那就是“創造財富、承擔責任、體現價值、成就自我和共創未來”。如何去幫助經銷商找到價值,實現價值,才應該是我們更多思考的問題! 來源:中國水產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