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飼料又漲價了!為什么是“又”呢?其實早在5月份,各飼料企業悄默聲地就把價格漲上去了。豬濃縮料上調了150-200元/噸,乳豬料差不多漲了有100-200元/噸,配合料大概有50-100元/噸的漲幅。就在養殖戶還在消化第一波飼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增加時,6月中旬再度迎來第二輪飼料漲價…… 行情寶小編多方打聽了解到,6月15日前后部分飼料企業發出豬料價格調整通知:教槽料、乳豬料漲價100-200元/噸;濃縮料漲價200-300元/噸;配合料漲價75-100元/噸。掐指一算,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飼料價格可真沒少漲啊! 飼料漲價竟然成了打壓豬價的“劊子手”? 這兩天對于養殖戶來講重磅炸彈也是一個接著一個。飼料漲價增加了養殖成本,屠企聯合壓價,投放儲備肉,再加上消費淡季……豬價端午節過后就開始頻繁下跌。按理說,飼料漲價養殖成本提升,豬價應該漲,咋還跌了呢?換個角度來看,由于之前豬價上漲導致一部分養殖戶壓欄情緒較強,料價提升也就意味著壓欄越多所承擔的養殖成本就越大,豬價漲還好說,一跌價養殖戶壓欄壓力增大,一窩蜂出欄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導致了豬價的下跌。 反過來我們思考一下:豬都出欄了,飼料還漲價?小編想告訴你,引發飼料價格上漲的“罪魁禍首”并非需求端,而是生產供應端!咱接著往下看: 1、蛋白粕類獨領風騷 豆粕暴漲1000元 在領頭羊豆粕帶領下,棉粕、菜粕等蛋白粕類輪番上演漲價大戲。智農通APP行情寶數據顯示,國內普通蛋白豆粕均價由4月初的2500元/噸漲至6月中旬的3500元/噸,漲勢之大令人唏噓。棉粕、菜粕也分別以760元/噸和750元/噸的漲幅,在原料漲價潮中算得上“名列前茅”。引發本輪暴漲的原因我們要聚焦在炒作上:阿根廷暴雨天氣、巴西政局、美聯儲加息等紛紛“下鍋”一通炒,緊接著美國5、6月美國農業部數據面對這些迅速做出反應,利多美豆市場,再加上最近又到了美國種植天氣炒作階段,美豆暴漲如約而至。 也正是因為美豆的暴漲,導致進口大豆成本不斷攀升,油廠不斷挺價,給豆粕市場帶來連續兩個多月的上漲行情,其他粕類緊跟其后。 2、好糧“一米難求” 輪番上演搶糧大戰 今年的新玉米有1.25億噸進了國儲庫,基本全是東北當地的優質糧食,導致華北黃淮地區僅存的些許余糧成了搶手貨。據行情寶了解,目前山東部分地區企業收購價格已經飆升至2000元/噸,河北、河南等地玉米價格也紛紛漲至1800元/噸以上。一直嚷嚷要開閘泄庫去庫存的國儲庫卻遲遲沒有信兒,最近幾周也只是拍賣了幾輪多年前的陳玉米。從拍賣結果來看,質量好的玉米備受追捧。與此同時,麩皮、DDGS也紛紛步入上行通道,開啟上漲時間不偏不倚,正好是五一節后。對于飼料企業來說,現階段想買到好玉米還真得花點錢。 3、魚粉一個月暴漲2000元/噸 因貨源緊張,魚粉自4月底開始上漲模式,行情寶數據顯示,截至6月中上旬港口進口魚粉價格已經飆升至14200元/噸,一個多月上漲近2000元/噸。一方面來自國外推遲捕撈導致的貨源緊張,另一方面需求消費端有所提升。而同為動物性蛋白原料的乳清粉漲幅也高達近1500元/噸。 別看魚粉、乳清粉在豬料中用量少,但價兒高啊,飼料企業在生產保育料、哺乳母豬料等一些高檔飼料的時候勢必會用到,帶來的生產成本壓力也是不言而喻,怪不得飼料要漲價! 有的養殖戶該說了:飼料漲價沒事,我都是自己配的,肯定省錢!您還真別這么早下定論,飼料漲100,原料可是1000、2000的往上漲啊,自己配料真的合適么? 最后,行情寶小編對認為:豆粕價格很難在回到低價區,估摸著3800-4000元/噸的價格或將在下半年出現。而玉米大漲概率較小,聽說近幾周國儲玉米即將拍賣,意味著真正的開閘泄庫要來了,為了達到去庫存的目的,玉米拍賣價不會太高。 (來源:智農通APP行情寶,作者:趙恬)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投資操作,風險自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