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遭遇30年一遇大旱,這是否會影響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今天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當前的旱情不會導致糧價快速攀升,更不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中國糧食已連續5年豐收,國家有足夠的糧源來調控市場。專家也指出,即便今年小麥顆粒不收,現有庫存仍夠中國人吃一年。 中國市場學會理事長、前國家糧食儲備局局長高鐵生表示,多年來中國一直是抗災奪豐收,中國在抵御自然災害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糧食平衡過去是按「兩豐兩歉一平」考慮,即在五年內準備應付兩次歉收。當前,中國已連續5年豐收,以5年豐收應對一年歉收,應當沒有太大難度。 5年豐收應對1年歉收 對于個別地區出現糧價上漲的現象,危朝安表示,2月份上半月,全國糧食平均價為每公斤1.72元,比1月份下半月上升0.44%.綜合考慮到春節因素的影響,當前中國糧價總體上是平穩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區的糧食不僅沒有上漲反而有跌幅。 截至11日,河南、安徽、山東、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等主產區麥田受旱面積比高峰時下降了近四分之一,但當前全國仍有近四成的小麥受旱,抗旱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小麥生產成本每畝增50元 危朝安對夏糧的收成充滿信心,他分析指出,只要抗旱措施都能夠落實下去,今年夏糧有個好收成仍然很有希望。 危朝安表示,嚴重干旱使麥區的農民要多澆一次水、多施一遍肥,去年的小麥畝均成本為560多元,今年每畝地生產成本至少增加了50塊錢,這將直接影響受旱地區小麥生產收益。盡管如此,旱災并沒有減弱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危朝安表示,中央緊急撥付的4億元特大抗旱經費和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已落實到縣,同時中央提前預撥農資綜合直補和糧食直接補貼資金共867億元。截至11日,8個受旱省各級財政累計下撥資金25.7億元抗旱。 來源: 食品科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