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4月9日,第二屆生豬安全生產技術論壇在長沙隆華國際酒店成功舉辦。 本次技術論壇邀請了生豬養殖領域的相關領導、院所負責人、知名專家、企業負責人等共計150余人出席,包括湖南農業大學校長符少輝教授,國家糧食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所長李愛科研究員,國家生豬安全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華中農業大學何啟蓋教授,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委員、校長助理賀建華教授,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陳家鐘教授,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王曉清教授,動物醫學院文利新教授,動物科技學院曲湘勇教授、陳清華教授,湖南百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尹奇志總經理,美國安牧然公司中國區營銷總監錢華先生,奧格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孫安權董事長,上海牧冠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周學彬總經理,臺灣振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鄭德志先生,可爾必思(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今林寬和、副總經理堺康博,長沙合豐畜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胡家斌總經理等。 本次技術論壇得到了美國安牧然公司、奧格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牧冠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可爾必思(上海)商貿有限公司、湖南百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長沙合豐畜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論壇以“生豬安全生產技術”為主題,結合了中國畜牧行業發展趨勢,從環保型飼料研發、生物毒素防控、腸道微生物調控、生豬綠色可持續生產模式等多角度探討生豬安全生產。 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院長王曉清教授主持 湖南農業大學符少輝校長致辭 國家糧食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所長李愛科研究員做了《環保型飼料關鍵技術研發進展》的主題分享。 他在報告中著重闡述了飼料中生物發酵原料的發展動態。 (1)選用農業部允許使用的微生物菌種,應用現代發酵酶解技術對玉米蛋白粉、DDGS、小麥谷朊粉和米糠粕等谷物加工副產物進行生物高效轉化,使真蛋白質提高了5%-10%;在高效降解真菌毒素、抗營養因子和大分子蛋白質的基礎上,實現了發酵產品的適口性優化;同時開展核心產品產業化關鍵技術示范應用,提高了谷物副產物蛋白質轉化效率3%-5%。 (2)通過代謝組學技術、蛋白質微流控芯片等手段全面揭示了發酵產物中代謝物組分的種類和數量,確定了特異性代謝物譜、蛋白質分子量譜和生物標志物,進而優化發酵條件,并系統地從感官指標、衛生指標、營養指標、抗營養因子指標等方面綜合評價玉米蛋白粉、DDGS、小麥谷朊粉和米糠粕等谷物加工副產物發酵酶解蛋白飼料產品的質量,并制定相應的分級標準。 最后,他提到了微量元素與細菌耐藥性的聯系,并強調:“飼料生產和動物生產中科學使用微量元素是實現無抗畜牧業的關鍵一環”。 臺灣朝陽科技大學陳家鐘教授做了《生物毒素防控技術在養豬業中的應用》的主題分享。 他說,養豬就是養腸道,說明腸道環境的完整和健康在養殖業中的重要性。陳教授認為,對付病原體用抗生素,對付生物毒素用脫毒劑。好的毒素吸附劑產品應滿足的條件有:高效吸附毒素,但不吸附營養成份;吸附光譜的霉菌毒素與細菌毒素;吸附劑本身不含有重金屬與二噁英;優質的專業品牌。 最后陳教授重點分享了加利百靈在動物上的應用,如能吸附毒素,但不吸附營養,能吸附廣譜霉菌毒素、梭菌毒素、大腸桿菌內毒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與棉酚等,能提高動物飼養成效,降低豬血液中“內毒素”的含量。 湖南百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奇志分享《生態智能環保養豬分享》主題。 尹總從湖南百宜基本情況介紹、百宜生態智能環保養豬、政策解讀、生豬產業轉型升級模式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而精彩的分享,尹總表示,湖南百宜通過10年規模豬場經營積累和發展。目前百宜種豬,種純體健,豬場能達到PSY>26、料肉比<2.4的理想成績。 臺灣振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鄭德志做了《利用腸道微生物來提升畜禽健康以改善飼料效率》的主題分享。 鄭總在演講中著重闡述了如何辨識及選擇最有效的枯草芽孢桿菌及枯草芽孢桿菌應用于豬生產中的效果這倆個問題。 最后得出結論,鄭總認為:在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穩定陽性且衛生條件好的豬場連續兩個繁殖周期飼喂可速必寧的結果導致:妊娠期母豬的體重條件較佳、降低泌乳期間體重的損耗、提高泌乳期間母豬的飼料攝食量、兩個繁殖周期皆可縮短離乳后再發情的天數等。 在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癥穩定陽性且衛生條件佳的豬場母豬投與可速必寧其后代仔豬:兩個周期仔豬的斷奶體重皆較重、提高仔豬的出生體重(第二個周期)、提高仔豬的斷奶頭數(第二個周期)、提高斷奶仔豬的日增重(第一個周期)、檢視母豬與仔豬糞便菌群發現:投與益生菌會顯著降低仔豬糞便中大腸桿菌與梭菌菌數; 最后總結,飼料中連續投與可速必寧有利于母豬與仔豬,其效果在第二個周期更明顯。 湖南農業大學賀建華教授做了《養豬業中的飼料高效利用》的主題分享。 賀教授提出,飼養母豬的目標獲得最大的年生產能力是提供盡可能多的斷奶活仔豬,年產斷奶活仔190.5千克。養好母豬的兩個建議:一是別給妊娠母豬吃得太飽,二是給泌乳母豬盡量多的采食新鮮飼料。 最后,賀教授認為生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依賴于飼料利用效率的提高,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將致力于為廣大生豬養殖企業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奧格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安權做了《利用理想微量元素模型提高母豬生產性能》的主題分享。 孫董在演講中展望了理想微量元素模型的前景,如能顯著提高養殖業效益,減少代謝疾病帶來的隱性損失,顯著提升飼料品質及品牌效應,顯著降低養殖業造成的環境污染,減少50%-80%的微量元素消耗量,顯著降低抗生素的使用,美國無抗養豬業已經使用此方案,顯著提高母豬生產潛力,標志著微量元素模型是強化營養的重要手段。 應用理想微量元素模型,只需要0.5公斤,就能實現更簡單的配方管理,更穩定的使用效果,更整齊的出欄均勻度,普通飼料廠也可產高檔料;如運用在豬,雞,鴨,水產等動物生產中,還可改善動物繁殖性能。這也標志著模塊化飼料時代的到來:有機微量模塊+維生素模塊+AA模塊。 最后,孫董總結,平衡的微量元素營養-理想微量元素模型,可能是加強動物自身免疫的最重要武器。 華中農業大學何啟蓋教授分享了《豬場生物安全體系建設與疾病風險分析》的主題報告。 何教授在演講中分享了很多干貨,如他推薦的免疫程序與保健方案, 他認為豬場要科學選址、合理布局,引入健康種豬,飼養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免疫,實施豬瘟、偽狂犬病等凈化方案,無害化處理死淘動物,根據豬場規模,制定合理(能完成)的生物安全體系和具體措施,認真實施。 湖南畜禽安全生產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文利新教授做了《國家生豬提質工程和生豬產業協同創新》主題分享,文教授重點分享了生豬產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包括產品安全、環境安全、品種資源安全等三個方面。 最后文教授介紹了國家生豬提質示范工程項目。 報告會后,主持人做了會議總結:中國的養殖業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養殖業的未來前景光明,但是我們的責任依然很重,挑戰巨大,期待下一屆的論壇上,我們能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獲得更有突破性的研究進展和報告。 祝愿“生豬安全生產技術論壇”越辦越好!
|
版權說明: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