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部進料、生產過程、出貨、新產品研發、不合格品控制等工作流程圖,拿走不謝! 1 進料工作流程 進料:收到倉庫的送檢通知單,準備驗收; 查看產品的檢驗報告:要求供應商提供產品檢驗報告; 判定:檢查產品檢驗報告上的各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報告合格再抽樣檢驗; 不合格:通知品管主管; 知會倉庫,退貨:在送檢通知單填寫不合格;交予倉庫,退貨處理; 知會采購部:與采購部溝通該供應商提供該批次產品的問題; 抽檢合格:抽檢合格,填寫送檢單,交予倉庫; 入倉:倉庫接到送檢單,安排入倉; 存檔:所有文件檢驗記錄存檔 2 生產過程工作流程 原料投產:原料投入生產; 巡檢:生產過程中,現場QC對各個車間進行巡查,抽檢; 檢驗合格:繼續一道工序; 檢驗不合格:通知主管, 通知有關人員:品管主管和生產主管決定不合格半成品返工還是報廢; 報廢:對有問題的成品進行銷毀,并對該次事件提出合理的整改建議; 整改意見:相關人員對該次事件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意見; 成品:半成品經過合格工序生產完成; 檢驗:對成品抽樣檢驗各指標; 入倉:檢驗合格產品在放行單上簽字,入倉保存; 存檔:把各項檢驗記錄,檢查記錄,整改意見書等保存起來。 3 出貨工作流程 出貨:接到倉庫部通知準備出貨; 檢驗:對照出貨通知,核對產品名稱,規格,標簽; 通知相關人員:檢驗不合格貨品通知相關人員; 重新發貨:重新按要求發貨; 出貨:產品檢驗報告交予物流部,出貨; 存檔:把相關文件存檔以備查。 4 新產品研發工作流程 開始:客戶特別要求或者公司計劃研制新產品; 各項資料的準備:客戶的要求,市場的口味要求,工藝流程圖的制定等; 試產前會議:試產前,召開內部會議,討論資料的準備狀況,試產需要注意事項; 開始試產:跟蹤試產生產現場,提出不良問題要點; 新產品檢驗:檢驗產品的各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分析:分析對于不合格原因,收集各人員關于新產品建議,提出改善對策; 效果確認:根據改善對策重新試產,逐項確認效果; 新產品調查:組織相關人員對新研制產品進行品嘗調查; 存檔:保存各種記錄文件。 5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 不合格采購品:對外購、外辦進料產品所出現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半成品: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成品:最終成品檢驗不合格或者客戶退回的不合格品; 不合格標識和隔離:不合格品由責任部門予以隔離、標識,以防誤用,同時予以記錄; 信息反饋:當發現嚴重不合格品時,品管部通知相關人員協作處理; 不合格品評審:相關負責人對不合格品進行評審; 處置方式:評審最后定出合適處理措施; 拒收:對外購、外協產品中所出現的不合格品拒絕接收; 返工:凡與產品圖樣、技術條件和工藝規范要求不符,但經返工后能達到原規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稱為返工品(特點:返工后可能成為合格品。); 報廢:對有問題產品進行銷毀; 制定糾正預防措施:品管部負責組織原因的分析與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訂,相關人員必須簽名認可; 存檔:所有相關資料存檔。 (文章來源:質量與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