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肉按年齡可分為大于12月齡的大羊肉和小于12月齡的小羊肉,其中4~6月齡的羔羊肉又稱肥羔肉。因肥羔肉具有比成年羊肉更加鮮嫩、膻味更輕的特點,所以隨著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受消費者青睞,需求量也不斷增加。 肥羔羊生產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羔羊生長快、飼料報酬高、生產成本低。1~5月齡的羔羊體重增長最快,其飼料報酬為3∶1~4∶1,而成年羊則為6∶1~8∶1,飼料上可節省近一半。二是羔羊當年出生、當年育肥、當年屠宰,可提高出欄率和縮短生產周期,經濟效益明顯。三是從事羔羊生產是適應飼草季節性變化的有效措施,可減少枯草期羊的體重損失。四是羔羊肉市場需求量大、行情好、價格高,在某些地方比成年羊肉價高1/3~1/2,而且羔羊皮質量好、價格高。由于生產肥羔羊可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世界各國都積極研究,大力發展肥羔羊生產。 肥羔羊生產實行集約化、產業化、規模化飼養,在生產中可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和經驗。 1.廣泛采用現代繁殖新技術 羊是單胎動物,每胎只生一羔,按傳統的方法進行繁殖滿足不了人們對羊肉生產的需要,因而現代繁殖新技術被廣泛推廣應用于肥羔生產。如調節光照促進肉羊早發情、提早配種、早期斷奶、誘發分娩、集中強度育肥等措施,較好地縮短了羊的非繁殖期,搞一年二胎或三胎繁殖。特別是采用同期發情技術,使母羊同時發情,統一配種,可使羊肉大批量生產,做到均衡上市、全年供應。 2.羔羊早期斷奶 產后羔羊進行早期斷奶,然后驅蟲,強制育肥2~3個月。在育肥期盡量減少活動和光照。羔羊早期斷奶有兩種方法。a.生后3~4日齡斷奶,轉入干飼期;b.羔羊生后45~50日齡斷奶,轉入干飼期。因為初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 特別是含有鎂離子和多種抗體,對促進胎糞的排出和增強抗病力有特殊作用,所以早吮初乳作為育肥的關鍵階段必不可少。 3.利用人工乳養育羔羊 4.肥羔羊的飼養 羔羊56天斷奶后,每只羊飼喂青草3~5千克,精料0.5千克。 斷奶后20天,每只羊日飼喂混合料2.5千克(干草粉80%,精料20%)?肥羔羊活重由37.4千克增加到47.2千克,日平均增重達173克, 每增重1千克需消耗8.2千克飼料單位。 匈牙利采用大型雙層有縫地板畜舍育肥羔羊, 每舍可容納3000~5000只。上層有縫便于糞便下落,且備有刮板運輸機輸送顆粒飼料和長流水式飲水槽;下層備有刮板式清糞機。羔羊生后60~120日齡斷奶,經76天育肥,日平均增重達到230克,經育肥后體重達34~40千克,屠宰率47.6%。捷克利用美利奴及雜種羊集約化育肥羔羊。一般生后羔羊哺乳母奶3天后斷乳,第4天起用人工乳喂養,18天后再喂人工乳和人工栽培的牧草或用混合精液加牧草,強度育肥至82日齡, 羔羊體重可達32~35千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