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從益海嘉里集團高層證實,該公司已確定于10月5日起公開路演,10月12日起公開招股,10月23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此次擬發行73.3億股,其中約14.3%為舊股,募集資金額度高達20億~35億美元。 糧油業務整體上市 據悉,早在今年7月底,益海嘉里已向港交所遞交申請,目前,公司已委任中銀國際為其上市的獨家保薦人,中銀國際、高盛及摩根士丹利為其聯席賬簿管理人。 益海嘉里集團副董事長穆彥魁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益海嘉里的上市,將是所有在華的糧油業務的整體上市。 益海嘉里集團是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在華投資的以糧油加工、貿易為主的多元化企業集團。2006年底,新加坡豐益國際有限公司以27億美元收購了新加坡郭氏集團旗下的嘉里糧油,并將嘉里糧油與其在中國的子公司益海集團合并,成為益海嘉里投資有限公司。 目前,益海嘉里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之一,與中糧形成寡頭競爭局面。其主要業務是以“金龍魚”為首的小包裝食用油,約占據了國內市場50%的份額。資料顯示,益海嘉里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多億元。 上市去外資“馬甲” 近年來,外資背景正在成為益海嘉里在中國業務拓展的障礙,尤其是今年5月,金龍魚食用油率先漲價,更是將這家新加坡獨資企業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輿論對外資是否已經威脅到國內糧食安全的爭論,給益海嘉里的進一步業務擴張造成了負面影響。“上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公司變身成為一家地地道道的中國企業。”穆彥魁表示。 據了解,益海嘉里原本選擇A股上市,但由于外資企業在A股上市面臨程序和政策上的諸多困難,最終公司放棄了在A股上市的計劃。 募資推廣米面業務? 不過,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募資才是益海嘉里此時選擇上市的根本目的,尤其是其正在大力推進的大米和面粉業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豐益國際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豐益國際銷售收入由去年一季度的71.4億美元降至49.6億美元,同比減少30.6%,但公司一季度仍獲得3.8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10.8%。 對此,穆彥魁表示,“我們的資金并不緊張。”但當被問及此次上市的募集資金的主要用途時,穆彥魁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早在2005年,益海嘉里便開始了米業的品牌運作,該項業務每年銷售增速超過50%。而從今年開始,益海嘉里開始加快拓展速度,成功推出“金龍魚”牌大米。這讓已經面臨食用油“壟斷者”質疑的益海嘉里,再度遭遇同樣的指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