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菲律賓媒體報道,菲律賓捕撈聯合會領導人近日表示,由于中西部太平洋委員會(WCPC)頒布了從2010年1月起禁止在公海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EZZ)捕撈作業的禁令,菲律賓金槍魚捕撈業前景暗淡。
當地的RD集團公司副總裁RonelRivera說,作為保護金槍魚和類似物種的世界保護機構———WCPC,由其單方面采取行動,并進一步削減當地的產量,此舉措可能會導致大規模裁員和使行業陷入更深的財政困境。 他說:“這是繼2008年8月29日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簽訂的雙邊漁業協定之后的又一禁令,該協定導致了許多菲律賓漁民在印度尼西亞被逮捕和監禁。” 該禁令于2010年生效后,金槍魚每日捕撈量將下降30%,從500公噸降至150公噸,將迫使捕撈運營商和罐頭加工廠削減勞動力成本。在其鼎盛時期,金槍魚業為當地和邊遠省份約5萬個家庭提供了直接就業機會,年創收超過了200萬美元。但此后這個數字大幅下降。 他解釋說,WCPC不是針對菲律賓,因為禁令將適用于所有國家。根據報告,亞洲大部分非法和未管制的捕撈公司忽略行業的整體利益在公海不負責任的捕撈并在其他國家EZZ區偷捕。WCPC也對從事世界捕撈作業的國家行使權力,以確保金槍魚特別是大眼金槍魚、鰹魚以及其他類似物種可以不受阻礙地進入任何專屬經濟區和內陸河流獲取生長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RD捕撈公司船舶管理及工程部副總裁歐文塞內說:“這些大型魚為洄游性魚類,如果在進入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前被發現,其結果將是災難性的。”這也是最大的金槍魚市場聯盟提出的一個先決條件———強制出口商出示這些大型魚類原產地的漁獲物許可證的原因所在。歐文塞內同時提到,在2010年初召開的WCPC協議會議,漁業和聯合工業Socksargen聯盟將對該禁令提出上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