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受南美大豆作物區暴雨天氣影響,投機基金積極買入推動美豆大幅沖高。但隨著南美天氣好轉,市場炒作熱度降溫,南美大豆增產壓力重新主導盤面。節后國內豆粕、豆油需求低迷,期貨市場買興減弱,豆類品種紛紛回吐前期漲幅,重歸振蕩局面。
自南美大豆陸續進入生長季節后,理想的天氣條件不斷強化南美大豆增產前景。受此影響,美豆投機基金凈多單持有量不斷萎縮,CFTC持倉報告顯示,美豆基金凈多單持有量在2月9日減至5152張,該數值為近1年以來的新低,甚至低于因金融危機引發市場恐慌時的持倉水平。盡管近期持倉水平有所增加,但整體仍未走出低谷。由此可見,南美大豆增產對全球大豆價格的打壓作用相當明顯。
美國農業部最新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止到2月18日當周的美豆凈出口銷售量為23.91萬噸,雖較前一周提升17%,但較前4周平均水平仍下降39%。中國當周新購美豆17.7萬噸,裝船66.63萬噸。從趨勢上看,中國周度大豆進口量及裝船量仍呈下降態勢。由于南美大豆豐產壓力不斷增加,阿根廷和巴西大豆報價水平均低于美豆,南美大豆進口優勢明顯。除美豆外需數據不理想外,美豆國內需求也呈下降趨勢。美國統計局2月25日公布的月度壓榨報告顯示,美國1月大豆壓榨量為1.672億蒲式耳,低于1月的1.731億蒲式耳水平。
雙節過后,除節日預期導致生豬上市量增加外,各地不斷傳出的生豬疫病也令養殖戶加速生豬出欄進度,一時間國內生豬市場供過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各地生豬批發價格紛紛回落。生豬價格反季節性回落令各地養殖戶陷入虧損狀態。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平均豬糧比連續3周跌破6:1的盈虧平衡點,最低達到5.8:1左右,這是自去年7月豬糧比價重回盈虧平衡點以上后首次跌破6:1。春節過后由于市場需求減弱,各地生豬價格延續節前偏弱狀態。市場期待的政策扶持措施尚未啟動,各地養殖戶補欄意愿低迷。國內生豬養殖陷入低谷,飼企對飼料需求偏弱,多采取隨用隨購策略,集中采購意愿不足。部分中間商手里仍有前期高價豆粕庫存尚未消化,買漲不買跌的交易心理使得觀望者居多。春節過后各地油廠紛紛小幅提高豆粕報價,但市場反響一般,成交量未見明顯放大。節后油廠陸續開機壓榨,南美增產前景、國內港口庫存充足及遠期進口大豆成本偏低等因素都對豆粕現貨市場構成上行阻力。
綜上所述,南美大豆增產預期壓制美豆上行,春節后國內豆油、豆粕需求不見起色令大連豆類期價追隨美豆維持振蕩局面。盡管目前豆類市場空頭壓力仍然較大,但從美豆近一年來均未有效跌破900美分這一強支撐位看,近期美豆振蕩局面仍難打破。隨著南美增產題材逐漸淡化,美豆在新年度種植面積等因素將成為市場下一步關注的熱點。對于國內豆粕期貨,建議投資者保持波段做多的思路參與為宜,處于貼水狀態的豆粕期貨不具備大跌的空間。9月豆粕上方阻力位2850,如跌破2790支撐,多單宜止損離場等待更好的買入機會。隨著國內主力空頭退出5月豆粕爭奪,近月豆粕合約的抗跌性會更明顯,穩健型投資者可中線持有5月豆粕多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