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大北農,股票代碼:002385)正式迎來申購日,根據初步詢價情況,本次發行價格為35.00元/股。大北農的資本之路由此進入沖刺階段,借力資本市場,企業將迎來跨越式發展契機。
據公開資料顯示,按發行后總股本計算,此價格對應的市盈率為53.03倍,按發行前總股本計算,對應的市盈率為44.87倍。初步詢價報價不低于本次發行價格的所有有效報價對應的累計擬申購數量之和為130,444萬股,為本次網下發行股數的107.27倍。
分析人士認為,大北農上市后將有利于提升公司已有的競爭優勢。在品牌影響力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樹立大北農的良好形象,大幅度提升公司品牌號召力。而在日常運營方面,則可以為公司提供充裕的資金儲備,使大北農在產品的升級換代、新產品研發、行業橫向并購方面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
“通過上市,大北農的品牌知名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這對我們業務的拓展和整合有很大的廣告效應。”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邵根伙表示。“行業集中度仍很低。截止09年11月末,我國規模以上飼料企業共有3351家,當年前11個月平均營收僅為1.15億元,平均產量僅為3萬噸,行業銷售前五位企業市場份額合計仍不到5%,行業集中度仍很低。而世界最大飼料生產國美國2 億噸的飼料總產量由全國約100 家企業完成,平均每家產量約200萬噸。中國飼料企業未來面臨很好的行業整合機會。”
而業內專家認為,大北農在未來的行業整合中可能勝出。作為國家級飼料龍頭企業,通過15年在品牌、技術、產品、團隊、生產和市場網絡方面的積累,大北農目前正經歷其歷史上第二次高速發展的黃金期。再加上其成功上市后在資金、品牌和匯聚人才方面的優勢,大北農具備成為行業內最突出優勢企業的潛質。
研發能力一直是大北農的競爭優勢所在。大北農集團現有11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009年被科技部等三部委認定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其技術中心被國家發改委等五部委2006年認定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007年建成中關村科技園海淀園博士后工作分站。目前已獲準建設“生物飼料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生物飼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中關村豐富的科技資源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政策優勢,大北農與全國主要農業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產學研聯盟,并形成了開放式研發與中試成果熟化轉化相結合的三級技術體系。
由于在研發上不斷投入,大北農科研成果顯著,高檔豬飼料和種業新品助推公司發展。目前,大北農自行開發的微生態產品已經投入市場,獨立開發的新一代針對乳豬的飼料產品“貝貝乳”和“寶寶壯”在09年底開始銷售,獲得市場上的高度認可,也將是公司下一步重點推廣的產品。種業方面,玉米新品種“農華101”和水稻新品種“天優華占”在全國各大種植區域試驗成功,獲得廣泛的認可,即將獲得授權可以大規模銷往全國。
本次募投的七個項目可分三類,擬總投資額47,093萬元。
一類是4個飼料產能建設項目,總投資27,341萬元。項目建成后,新型高效預混料項目的建成使得預混料產能將增加12.2萬噸,淮陰大北農水產飼料項目和天津昌農水產飼料項目將提高濃縮配合飼料的產能24萬噸,微生態制劑產業化項目將使微生態年產能提高1萬噸。我們測算,建設完成后將可保大北農2011年飼料產能無憂。
第二類是兩個種子產業化項目,以推動公司現有種子產品的選育、加工和營銷業務的整合,加快種業產業化發展。其中,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產業化項目將增加雜交水稻產量至2,000萬公斤,高產多抗玉米新品種產業化項目將玉米產量增至3000萬公斤。這兩個項目總投資額為14,820萬元。
第三類是新建公司技術中心,加強公司研發事業的軟硬件水平,提升公司科研實力,這部分投資額為4,932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 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以邵根伙為代表的青年學農知識分子于1994年創辦的農業高科技企業。15年來,大北農集團始終秉承“報國興農、爭創第一、共同發展”的企業理念,致力于以高科技發展中國的現代農業事業。如今,大北農集團已發展成為以飼料、種業為主體,動物保鍵、植物保護為輔的科技產業,擁有30名博士、151名碩士、5名享受國家級政府津貼的高級專家組成的研發隊伍,8000余名員工,40多家生產企業、62家子公司和建立了覆蓋全國500多個縣級服務站、10000個村鎮級的推廣服務網絡的農業知識企業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