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近日,有媒體傳出消息稱太子奶即將進行破產清算。盡管當事方尚未確認消息的準確性,但此前傳出“對賭失敗”、“資金鏈斷裂”等新聞的太子奶再次被傳有新動向,還是立刻引起了業界的矚目。人們在猜測,這場持續了多年的“太子奶救贖”,是否到了揭曉一個謎底的時刻。 4月14日晚間,香港保華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華顧問)向媒體證實,其已于4月12日接受開曼群島大法庭委任,擔任湖南太子奶集團(以下簡稱太子奶)的臨時清盤人,“正逐步展開對太子奶各下屬及關聯公司的通知。 ” 多方信息顯示,美國花旗銀行此次借道開曼提起太子奶的破產清盤,是外方債權人和股東的一次單方面行動。 針對這一消息,太子奶集團托管方高科奶業董事長文迪波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太子奶即將進行破產清算一事。太子奶集團總部所在地湖南株洲市政府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市政府方面對破產清算一事尚不知情。 “標王”和“對賭失敗者” 1996年成立的太子奶,主營乳酸菌奶飲料產品。在其發展的路上,曾經有過風光無限的時代,被稱為我國最大的發酵型乳酸菌奶飲料科、工、貿集團,并奪取了1998年度央視日用消費品廣告“標王”。 2006年11月,太子奶引進英聯、高盛、摩根三大投行共同注冊中國太子奶(開曼)控股有限公司,三大投行聯手注資7300萬美元,并與這三家投行簽下“對賭”協議:在收到三家投行7300萬美元注資后的前三年,如果太子奶業績增長超過50%,就可調整(降低)對方股權;如完不成30%的業績增長,太子奶創辦人李途純將失去控股權。 在三大投行的推動下,2007年9月,太子奶又獲得以花旗為首的國際六大財團5億元的無抵押無擔保的低息貸款,李途純以個人名義對這筆貸款承擔無限責任。 不幸的是,曾經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的太子奶,在簽訂“對賭”協議后竟完不成業績增長目標。2008年上半年開始,供應商催款、經銷商催貨、員工催工資的情況驟然多了起來。 2008年6月,媒體引爆的“討薪、追債、停產風波”迅速傳導到各地,李途純身陷各種債務的 “圍追堵截”之中。 這一年的8月,銀行中斷對太子奶放貸。 11月,三大投行在支付李途純約5億元轉讓款后,獲得了李途純持有的超過六成的太子奶股份,全面接管太子奶。 據媒體報道,由于三家投行投資太子奶是以營利為目的,對其管理并不是行家,太子奶陷入危機的傳言頻頻曝出。2008年12月,株洲市政府委派調研小組,啟動了對太子奶的拯救方案。株洲市政府成立高科奶業經營有限公司,文迪波擔任高科奶業董事長,株洲市政府將向高科奶業陸續投入流動資金1億元左右。同時,無力負擔龐大債務的三大投行與李途純簽訂了一份股權轉讓協議,李途純又重新獲得了太子奶集團61.6%的股權,太子奶法人代表“帥印”交還李途純,但李途純沒有經營權。 盡管擁有了政府的注資,但太子奶的經營業績卻并沒有預期中的那樣有起色。據報道,2009年,高科奶業托管太子奶一年時間銷售不到 6億元,由于債務纏身,銷售不暢,反而導致了高科奶業虧損近 3億元。有媒體更是曝出高科奶業方面高層人士承認 太子奶資金斷流的消息 多家投資方對太子奶感興趣 對于近日來有關太子奶破產的傳聞,太子奶集團托管方高科奶業董事長文迪波并沒有予以確認。他對媒體表示,太子奶的品牌在消費者中仍具有相當號召力,品質也很有保證,10多年來從未出過食品質量問題,擁有一批忠實的客戶,他非??春锰幽踢@一品牌的發展前景?,F在他們正與新的投資方進行接觸,共有多家投資方對太子奶感興趣,但現在尚不便具體透露意向投資方的具體信息。 有媒體援引他的表態稱,目前太子奶在高科奶業的托管下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破產清算只是進行重組的必要程序,太子奶將引入新的投資方。 事實上,在太子奶的“救贖”過程中,一直有關于接棒者的各種消息傳出。 據媒體報道,2009年10月開始,面對日益擴大的虧損,湖南株洲開始動手引入新的投資者,方正、新希望、湖南新大新進入第二輪談判,最終三家投資方都擱淺入主事宜。而重組過程中傳出接盤的公司還有雀巢、澳優,甚至還有做方便面起家的白象。 接手太子奶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2008年,實力雄厚的三大投行曾接手太子奶。當時,外界認為三大投行打的“算盤”是,注入其承諾的3000萬美元,恢復太子奶的正常生產與經營,然后以相對較高的價格實現“金蟬脫殼”。有消息人士曾向媒體透露,2008年3月左右,有某國際頂級食品企業與三大投行達成默契,愿以50億元價格整體并購太子奶,但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對太子奶所出具的盡職調查報告 “令他們大吃一驚”,該國際食品企業遂大幅壓縮并購價款,而三大投行無利可圖,并購未獲進展。 盡管前途未卜,但引進戰略投資者重組太子奶的行動仍在進行之中。文迪波曾對媒體表示,太子奶必須救、能夠救、可以救,株洲市政府正引領它朝一條對社會負責、對股東負責、對企業負責的路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