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輔助降血脂的酸奶、具有保健功能的糖果、促進活血健胃的營養型黃酒……這一系列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高科技含量食品,撐起了上海食品產業的“安全傘”。近日,國內最大規模的“食品航母”——光明食品集團制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決定設立5000萬元科技專項資金,并與高校、科研機構和研發公司簽約“對接”,共建食品產業研發中心。今年,光明食品集團依靠科技創新,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為了進一步把食品產業做強做大,把更多的“安全、放心、健康”食品和農副產品投放市場,光明食品集團加大食品產業的科技創新力度,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與管理體系、行業領先的核心技術群、有市場影響力和覆蓋率的重點產品群。為此,光明食品集團日前推出系列“科技組合拳”,真正把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落到實處。 科技創新,計劃先行。光明食品集團首先出臺了2007-2009年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計劃明確提出食品核心業務關鍵技術和產品質量要達到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水平,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率不低于60%,對乳品、黃酒、休閑食品等8類產品的關鍵技術創新提出了具體要求。光明食品集團還在該市國資委系統率先建立了科技發展委員會,重點推進這一計劃。 光明食品集團在科技創新中還注重借“外腦”,引“外智”,成立科技發展委員會專家委員會,設立5000萬元科技專項資金,聘請集團系統內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位專家、博士組成“智囊團”,為光明食品集團食品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科技、市場、政策等方面的趨勢性分析和導向性建議,為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的立項、論證、實施、攻關及鑒定驗收進行指導。 主動走出去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對接”,建立企業與院校、科研單位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是光明食品集團推出“科技組合拳”的又一亮點。為此,光明食品集團根據食品產業的發展需要,日前與上海水產大學、上海市農科院、丹尼斯(中國)有限公司簽訂“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在食品產業、水產養殖、數字農業、花卉、食品及農產品保鮮加工、食品添加劑等領域實行全方位的科技合作。 據了解,“十五”以來,光明食品集團所屬各級企業共承擔90項國家級、市級重點科技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等19個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