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杰大成先后落戶東北大型氨基酸生產項目 6月2日上午,松原市政府與長春大成實業集團在長春松苑賓館舉行重大項目簽約儀式,標志著長春大成實業集團年產20萬噸蛋氨酸項目正式落戶松原。2004年大成集團進入松原,在收購松原市檸檬酸廠后,利用檸檬酸原有的設備進行了改造,并部分引進了法國的先進設備,建成一條生產飼料級蘇氨酸的生產線。幾年來,松原市委、市政府與大成集團密切合作,先后有1萬噸蘇氨酸項目、1000噸色氨酸項目落戶松原,目前蘇氨酸產能1萬噸,年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300萬元。1000噸色氨酸項目也已經建成投產。 就在上個月末,5月26日,韓國最大的食品企業——希杰集團與沈北新區簽約,投資3億美元建設玉米生產基地,年加工處理玉米50萬噸,生產10萬噸賴氨酸和5萬噸蘇氨酸。沈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顧春明參加簽約儀式并會見了希杰集團副社長金喆河。 大成蛋氨酸項目有望打破中國蛋氨酸市場格局 大成生化對我國乃至全球賴氨酸行業的貢獻有目共睹。2004年以前,中國飼料用賴氨酸幾乎全部依賴于進口,而隨著大成賴氨酸的投產及中國廠家大舉投產進入,2005年,中國成為賴氨酸出口大國,與此同時,賴氨酸價格一路下滑,從而為之在飼料中大批量常規使用奠定經濟基礎。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中國賴氨酸產量為67.9萬噸(含65%賴氨酸),同比增長16.1%;出口10.1萬噸,同比增長9.4%。 近年來,賴氨酸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韓國希杰、日本味之素、中國大成生化三分天下,但大成生化仍然憑借60萬噸的產能、超過30%的市場份額牢牢掌握著賴氨酸行業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近年來,大成生化在加大賴氨酸研發和生產的同時,也逐漸在其它氨基酸產品方面加緊了研發的步伐。 大成生化副總工程師王德輝在今年5月份接受《中國畜牧雜志》和《博亞和訊網》采訪時表示:“發酵法合成蛋氨酸工藝路線收率較低,目前還沒有具備工業化生產價值,但是大成生化正嘗試發酵法工藝的改進,希望未來3年內大成生化的發酵法生產蛋氨酸工藝可以研發成功,并實現工業化生產?!痹捯粑绰洌戤a20萬噸蛋氨酸項目落戶松原。 中國蛋氨酸長期依賴進口,據海關統計,中國2009年累計進口固體蛋氨酸10萬噸,同比增長10.3%,而每年進口的液體蛋氨酸也有5~6萬噸。 國外公司諾偉司,安迪蘇,住友,德固賽長期占領中國市場,價格一直受制于人。而近兩年國內蛋氨酸項目風起云涌,從藍星收購安迪蘇,到住友大連液蛋項目,四川和邦蛋氨酸項目,及近期重慶紫光蛋氨酸的試產,無不昭示蛋氨酸格局之變。如果大成發酵法蛋氨酸可從生產和成本上有較好突破,未來隨著中國蛋氨酸產能擴張,價格有望重現賴氨酸的歷史。另一個好消息是,大成生化副總工程師王德輝在“2010年氨基酸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未來3年,色氨酸價格有望下降一半! 希杰誓做飼用賴氨酸全球第一 反觀韓國最大的食品企業希杰集團,在今年年初,希杰聊城工廠舉行的核苷酸二期工程奠基儀式上,希杰第一制糖生化本部的金喆河本部長宣布希杰集團發展戰略:“希杰如今在核苷酸等食品添加劑領域位居全球第一,今后我們在飼料用賴氨酸領域加大投資,也要做到全球第一?!苯饐春颖静块L在接受《中國畜牧雜志》及《博亞和訊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杰集團將在2013年實現賴氨酸年生產能力55萬噸,銷售收入12億美元,占有全球30%以上的市場份額,確立全球第一的市場地位。未來幾年實現年生產蘇氨酸10萬噸、色氨酸3000噸的生產能力,同時用發酵法生產蛋氨酸的項目也在籌建過程中。而在這些宏偉規劃中,中國將是重中之重。”時隔不到半年,10萬噸賴氨酸和5萬噸蘇氨酸項目落戶沈陽。 蘇氨酸用量在快速增長,據統計,2009年國內產量為5.7萬t,同比增長62.9%。而國內消耗大約在3.5萬t左右。市場份額較大的是廣東肇慶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據一些公司公開發表的擴張計劃顯示,截至2009年底,中國蘇氨酸的產能已經達到了12.7萬噸/年。處于快速擴張期。色氨酸用量較小,中國2009年產量為794噸,同比增長297%。目前,蘇氨酸和色氨酸的龍頭仍然是日本味之素公司。國內色氨酸起步較晚,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飼料級氨基酸,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主要廠家包括山東魯抗、浙江升華拜克,豐原生化,長春大成等。但是,國內色氨酸項目也是風風火火,據統計,目前國內已投入或計劃投入的企業達到十幾家。與賴氨酸相比,當前色氨酸市場容量較小,全世界市場需求量僅為約4000噸。同時色氨酸推廣應用的主要障礙在于其高價格,如價格降低一半,其市場需求可能達到萬噸級以上。 從局部較量轉向集團軍對壘 如果說當年大成賴氨酸的投產,和肇慶星湖在蘇氨酸領域的突破,及重慶紫光,安迪蘇等蛋氨酸項目近來的建設是發生在局部地區和部分品種之間的較量,那么今年以來,大成和希杰在氨基酸領域的動作,加上中國企業在蘇氨酸,蛋氨酸及色氨酸市場的擴張,則將飼用氨基酸市場演變為集團軍之間的對壘,一方面是大成和希杰在發展前景上的比拼,另一方面是中國在各個氨基酸品種上的布局同全球巨頭的對抗。 全球主要氨基酸生產企業的發展沿著“一體化建設”、“品種多元化”和“規模擴張”三條主線進行,而贏得競爭的基礎在于企業的發酵技術水平及包括原料、能耗在內的成本控制能力??焖俪砷L的大成和希杰在這些方面顯示出驚人的一致。 一體化方面,兩家企業走得都是“玉米深加工——氨基酸生產”與能源動力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相結合。 品種多元化方面,一是體現在氨基酸品種上:目前大成具有賴氨酸、蘇氨酸及色氨酸的產品生產,發酵法生產蛋氨酸也已初步落成,有望成為繼德國化工巨頭德固賽之后第二個可以生產目前全部4種飼用氨基酸的企業;希杰目前具有賴氨酸、蘇氨酸的生產能力,色氨酸項目開始建設,在2010年氨基酸產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希杰第一制糖生化本部部長金喆河先生表示希杰公司蛋氨酸生產已進入具體規劃階段。 二是體現在某種氨基酸的產品系列上,如大成和希杰在賴氨酸上都有Lys.98、Lys.70、Lys.65等多系列產品,希杰的液體賴氨酸在國際市場也很受歡迎。 規模擴張方面,2003年~2009年,大成的賴氨酸從無到有,再到全球產能第一,借助于中國市場的成長走了快速擴張之路;而具有58年歷史的希杰公司,直到2003年才在山東聊城投資建廠,未來4年將是其跨越期,躍躍欲試的希杰將爭奪賴氨酸第一的寶座。 從目前兩家企業發展情況來看,大成已有或擬在建產品及產能將達到賴氨酸80萬噸,蛋氨酸20萬噸,蘇氨酸4萬噸,色氨酸1000噸;分別占全球產能的35%,13%,7%和13%;而相應希杰已有或擬在建產品及產能將達到賴氨酸55萬噸,蘇氨酸10萬噸,色氨酸3000噸,分別占全球產能的24%,16%和39%,如果其發酵法生產蛋氨酸同樣可以研發投產,則產品系列達到一致。相應中國的需求是賴氨酸35萬噸,蛋氨酸15萬噸,蘇氨酸3.5萬噸~4萬噸,色氨酸300~400噸。加之其他企業的產能產量,未來做好出口才是企業良好運轉的根本。 對兩個廠家來說,都是發酵法生產,可隨時根據市場情況和企業自身運營特點調整產品系列,在調整自身市場占有率的同時,通過不同產品策略打壓競爭對手市場,這是其它公司所不具備的優勢。誰的功底更深,誰將走得更遠。 占領優勢地理位置,放眼全球布局 兩個廠家都在選擇東北作為發展的重點基地也有其緣由,首先,隨著世界范圍內的產業轉移,歐美發酵類,化工類產品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如巴西、印尼、中國已經成為氨基酸生產商建設基地的首選,包括味之素,希杰等公司在巴西,印尼均有基地,這也是中國賴氨酸、蘇氨酸產能快速擴張并有效搶占國際市場的大背景。 對于發酵企業來說,東北具備玉米原料價格優勢,具備國家政策優勢,不足是化工原料相對短缺,距離市場較遠,物流費用高;山東是玉米原料主產區,所需化工產品供應充足,具備一定的能源優勢,物流優勢明顯,本身市場容量較大,不足是玉米原料價格較高,在玉米主產區是價格最高的區域之一;寧夏具備玉米原料價格優勢,具備能源價格優勢,不足是距主要市場較遠,距出??谳^遠,物流費用高。 當前中國大規模的氨基酸發酵企業(除肇慶星湖)均處于北方的玉米主產地,同時北方也具備南方企業所沒有的能源優勢,對于氨基酸這種價值較高的產品,由于物流費用在成本中所占比例較低,產業向北方轉移特別是具備原料、能源優勢的地域轉移是不可避免的。 大成立足于吉林,恰是中國玉米帶,并經營多年,具備先天的地理優勢;而希杰在山東聊城已經占據一席之地,此番落戶沈陽也具有爭奪地理資源之意。 目前中國賴氨酸,蘇氨酸產能過剩,出口比例較高,未來3,5年內隨著大成,希杰等廠家蛋氨酸及色氨酸的大規模投產,中國氨基酸產業有望同維生素一樣,成為全球氨基酸生產中心。而在產品系列,生產規模,及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不足的企業則有可能淪為希杰大成兩大集團軍對壘的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