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大連舉辦的中美農產品期貨套期保值交流會在參會者的掌聲中落下帷幕。本次中美套期保值交流會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主辦,來自當地期貨公司和部分現貨企業的100多位業內人士參加了會議。會后,多位參會者表示,中美兩國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客戶結構、參與群體和參與力度各不相同,但與美國相比,中國現貨市場利用金融工具的能力及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巨大的潛力。 會上,以美國羅奇農業咨詢有限公司的約翰·羅奇等人士為主的美國代表團重點闡述了美國農場主如何利用期貨市場和現貨遠期市場規避風險、實現穩定收益的渠道和模式,并向與會人員介紹了美國期貨公司服務客戶的方法和理念。 美國愛荷華州一大型農場主在介紹套期保值操作經驗時表示,自己主要根據農場當年糧食生產情況,并參考技術、法律、財務和期貨等方面顧問的建議做出決策。介紹到農場情況時,這位農場主說道,其農場播種面積為7000英畝,土地來源為自有、租賃及與人合伙。其中,90%的面積用于種植玉米,剩余種植大豆。該農場自有倉儲容積為57萬蒲式耳,每年有50—60%的玉米需要進行套期保值操作。同時,農場也不斷對雇員進行教育培訓,以便使其掌握最新耕作的技術和方法,提升農場運營能力。 談及美國期貨公司如何服務于農場時,約翰·羅奇表示,美國公司的分析師要隨時了解客戶需求,針對各個客戶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套期保值方案。這種保值方案一般是先建議客戶簽訂遠期現貨合同,如果一次無法全部簽訂,就建議客戶選擇買入一定數量的看跌期權,最后才是選擇在期貨市場賣出。 對于這種操作模式,華南期貨的農產品分析師錢琨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美國糧食市場完善的體系使美國農場主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間”。一方面,美國完善的現貨交易市場可以使農場主先選擇簽訂現貨遠期合同,這樣在獲取一定利潤的同時還能夠規避意外的價格波動風險;另一方面,一旦現貨遠期合同不能夠全部訂立,美國農場主可以選擇遠期看跌期權,在付出一定保證金即風險固定的情況下,可以對現貨糧食進行保值,最后才是選擇在期貨市場做賣出操作。 對此,某現貨企業人士也表達了相似看法,中國期貨市場只有商品期貨一種套期保值途徑,一旦出現單邊上漲或者下跌行情,企業可能面臨巨幅虧損。談及如何解決時,該人士認為,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中國遠期現貨購銷市場,通過遠期現貨合同的訂立,使部分從事糧食貿易者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賣出糧食;另一方面,大力挖掘及發展現有的期貨市場服務功能,除了單一商品期貨品種之外,還應該建立期權市場、基差市場,使市場參與套期保值者具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通過本次交流會,多位農產品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美國完善的套期保值工具和操作流程給國內期貨公司服務客戶提供了借鑒意義,國內期現貨市場仍有大力挖掘的空間,通過建立健全期貨市場服務功能體系,可以更好的服務于國內種糧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