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公司主營產品(父母代肉、蛋種雛雞和商品代肉雛雞,銷售量為1222.60、504.87、3110.76萬只)在營業收入、毛利潤中所占比重分別為81.33%和93.09%,其中父母代肉種雛雞在營業收入、毛利潤中所占比重分別為38.86%和73.32%。 與其他肉類相比,雞肉優勢明顯: 雞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更符合健康食品消費理念。另外,由于更適合制作方便、即食食品,方便食品業和快餐業較快增長帶動雞肉消費量較快增長。世界人均雞肉消費量在09年達到13.54公斤,我國臺灣地區在07年達到28公斤,而大陸地區在08年僅達到8.97公斤。按照我國人均雞肉消費量之前的增速,2016-2017年才能達到世界目前水平。考慮人口數量增速,我國雞肉消費量每年仍保持5%以上的增速。 由于生長快、肉多,適合工業化生產,我國已形成以白羽肉雞為主(60%)的雞肉消費結構,未來雞肉消費增量也主要來源于白羽肉雞養殖數量的增加。 由于白羽肉雞料肉比為1.75、黃羽肉雞為2.5,低于豬(2.8)、牛(7-8)等,而飼料支出又是畜牧業生產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雞肉節糧明顯且成本優勢突出,價格比豬、牛、羊肉便宜很多使得雞肉極具競爭力。 進口雞肉對國內沖擊減弱:美國雞肉生產成本不到我國的1/2,再加上飲食習慣不同(美國人不吃雞的翅、爪、內臟等),對我國雞肉企業造成較大沖擊。商務部調查結果顯示,去年上半年,我國從美國進口白羽肉雞產品數量占總進口量的89.24%,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0.96%。為了回應美國貿易保護,商務部對從美國進口白羽肉雞產品展開“雙反”調查后,決定征收最高可達105.4%和31.5%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還向WTO就美國禁止進口我國雞肉提出訴訟并被裁定勝訴,對我國雞肉企業構成實質性利好。 由于兼有選育和擴繁雙重任務,祖代肉種雞養殖是雞肉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我國雞肉產業鏈始于祖代肉種雞的引進,包括祖代肉種雞、父母代肉種雞、商品肉雞、雞肉四個環節。雞肉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商品代肉雛雞需求,從而影響父母代肉種雛雞生產和祖代肉種雞引進,因此父母代肉種雛雞價格變動略遲于商品肉種雛雞,而商品肉種雛雞又略遲于雞肉,但走勢基本一致。 由于肉雞種源被歐美國家幾個大公司控制,我國所用祖代肉種雞必須進口。祖代肉種雞養殖過程兼有選育和擴繁的雙重任務。美國供給我國的祖代肉種雞,每100只D系母雞配套26.5只C系公雞,35只B系母雞配套10.5只A系公雞。如果采用籠養人工授精技術,公雞和母雞按1:20配比,C、A系公雞淘汰率分別為81.13%和83.33%。這就意味著通過淘汰可選用最優秀的公雞進行擴繁,生產更優秀的父母代肉種雞。基于此,對于我國肉雞行業來說,該過程是關鍵環節,祖代肉種雞場項目立項和祖代肉種雞進口均需經過農業部嚴格審批。 公司規模優勢明顯:我國祖代肉種雞養殖行業發展較成熟,集中度較高,引種集中在13家企業手中。09年,排名前五位祖代肉種雞養殖企業引種量達到77.04萬套,在全國所占比重達到82.3%,其中公司引種量為27.55萬套,位居榜首,且在AA+和羅斯308在單一規模上均居榜首。 公司祖代肉種雞一個批次進口量約5.4萬套、單日產蛋量最大可滿足2.02萬套父母代肉種雛雞的供種要求,單周可提供29萬套父母代肉種雛雞。由于下游企業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對祖代肉種雞養殖企業要求也越來越高,公司產銷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民和牧業、九聯集團、仙壇集團、六和集團等均為公司主要客戶。 除規模優勢外,公司技術、設備等優勢。祖代肉種雞育雛育成期平養、產蛋期籠養及其配套技術使得受精率提高近10個百分點、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飼料節省5%、土建投資節約20%、選種能力增強1倍等。性別簽別技術和紅外線斷喙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另外,公司將經營全程納入ISO 質量管理體系,還具有選址、防免疫、全封閉管理等優勢。 由于放大效應明顯,祖代肉種雞養殖行業增長空間相對有限,公司有延伸產業鏈的動力:美國安偉捷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禽育種企業,選育的AA+和羅斯308在我國祖代肉種雞市場所占比重達到76.4%。公司是美國安偉捷公司最大客戶,09年引種量在美國安偉捷公司全球、亞洲、我國祖代肉種雞市場所占比重分別為8.1%、21.5%和38.5%。 由于放大效應明顯,祖代肉種雞養殖行業增長空間相對有限,不排除公司憑借自身優勢,與美國美國安偉捷公司合作在國內進行原種肉雞、曾祖代肉種雞的選育工作。另外,公司可能會向與肉雞養殖有關的行業延伸,如動物疫苗等。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募投項目包括9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雞場和4.6萬套祖代肉種雞雞場,計劃投資27345.95萬元,實際募集資金超過6億。 根據募投項目進度,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公司祖代肉種雞年更新規模將達到35萬套,提供1750萬套父母代肉種雛雞,市場占有率穩定在35%左右;父母代肉種雞年更新規模將達到70萬套,存欄規模將達到100萬套,提供9000萬只商品代肉雛雞(1套祖代肉種雞1年可生產約50套父母代肉種雛雞,父母代肉種雞可生產約130只商品代肉雛雞)。 另外,公司祖代蛋種雞年更新規模將達到9.5萬套,提供630萬套父母代蛋種雞,市場占有率穩定在28%左右;繁殖母豬存欄規模將達到3500頭,出欄7萬頭原種豬、二元母豬和商品豬(1頭能繁母豬1年可生20頭仔豬),相較于09年增長100%左右;奶牛存欄規模將達到3000頭,相較于09年增長250%左右。 上半年,由于玉米價格(引種、飼料、其他支出在生產成本中各占1/3)上漲較快,再加上豬肉價格對于雞肉價格影響顯著,公司毛利率下降至26.2%。6月份以來,豬價連續9周上漲,玉米價格則在政府加大拋儲、進口力度的打壓下出現調整。根據供需情況,我們判斷玉米價格將會企穩,而雛雞價格跟隨豬肉價格將會出現顯著上漲(商品代肉雞苗目前漲至3.4元/只),公司毛利率將會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 預計公司2010-2012年EPS為0.81、1.04、1.31元,同比增長7.46%、29.21%和25.73%,對應PE為29.72、23、18.3X。參考畜禽養殖行業估值水平,給予2010年30-35倍PE,合理價值為24.3-28.35元,與發行價相比,還有1.25-18.13%的上漲空間。上市首日,建議逢高賣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