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長白大滿養殖場內,占地約500畝的67只高位池(即露天池)海水養殖蝦塘正在放水、清淤。“去年吃了大虧,今年學乖了。我們10月下旬就開始起捕,現在除了大棚里還養著一些對蝦,其余的都撈起來了。”養殖場場長傅學軍指著幾乎見底的養殖塘說,“池子修整好后,準備明年5月再投苗。” 去年11月21日,寒潮來襲,氣溫驟降至7℃。定海長白鄉、普陀登步等地的養殖對蝦大面積死亡,據不完全統計,直接經濟損失在600萬元以上。這場突如其來的寒潮,令大滿養殖場損失近300萬元,幾乎把傅學軍擊垮。 吃一塹,長一智。今年10月25日前后,傅學軍就開始對高位池養殖南美白對蝦開始捕撈、銷售。 記者在舟山綠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也看到,偌大的露天養殖區域僅留下兩個小池塘有增氧機在工作,濺起層層水花。“今年對蝦供不應求,高位池就剩下這兩個小池子了。”“綠源”總經理黃秀癸表示,今年對蝦增產已成定局,初步預計產量超300噸。 據定海區海洋與漁業局養殖科有關負責人介紹,定海共有高位池海水養殖塘2000畝。其中定海旭旺養殖場50畝、舟山富田海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50畝養殖池已在國慶期間起捕結束;環南街道大巨養殖場100余畝高位池在10月25日冷空氣來到前,基本完成起捕;長白鄉的舟山綠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長白大滿養殖場共1650畝高位池,已起捕對蝦500余噸。這比去年的起捕時間提早了半個多月。 養殖科負責人告訴記者,之所以這么早捕撈,既是吸取了去年南美白對蝦突遭凍死的教訓,同時也是由于今年對蝦銷售供不應求,價格大幅上漲的緣故。 據介紹,就全國而言,華南地區對蝦養殖量較大,但今年海南等地受臺風接踵侵襲,以及長時間強降雨等惡劣天氣影響,華南地區對蝦存塘減量明顯,于是原先在海南、福建等地收購對蝦的商販轉而把目光瞄向了舟山市場,再加上今年對蝦飼料價格上漲,從而推高了我市養殖對蝦的價格。“現在,南美白對蝦的塘邊交貨價平均達到24元1斤(500克)。”黃秀癸表示,隨著元旦、春節的臨近,對蝦的價格還有可能上漲。 考慮到大棚養殖對蝦抗凍能力相對較好,且目前養殖大棚內水溫仍適合對蝦生長。因此,多數養殖戶并不急于起捕大棚養殖對蝦,初步計劃在本月底或下月初起捕。 目前,“翻身”后的對蝦養殖戶們又在核算如何達到效益最大化。今年年底,長白大滿養殖場和舟山綠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將分別再建30畝左右的養殖大棚,以增加養殖茬數,增強抗風險能力,提高經濟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