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要規范戰略制定,明晰業務流程,提煉核心內容:戰略制定時必須保持嚴謹的態度,不能朝令夕改,以便執行者能堅定的按照該方向執行下去。明晰每一個流程,把復雜的東西簡單化,把簡單的東西量化,用流程來推動執行者的工作,讓執行者通過該流程就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應該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領導來推動。并在每個環節系統中提煉出幾點核心內容,以便執行者能優先配置執行資源,而不是到處是重點,漫無邊際。
三、 協作
現代社會是一個講究協作的社會,企業內部對協作的有求更加嚴格,一個部門和員工的任務完不成,就會影響整個目標。如同《水煮三國》一書中對木桶理論的描述,一只水桶能裝多少水不但取決于最短的一塊木板的長度,還取決于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結合是否緊密。如果木板與木板之間存在縫隙或縫隙很大,同樣無法裝滿水。因此牧場的執行力不僅取決于每一名成員的能力,也取決于成員與成員之間的相互協作、相互配合,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
1、 樹立團結協作的企業文化。員工與員工,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團結協作是每個企業所追求的最終目的,由于在企業中所追求的利益上的偏差和自身素質的不同,并一定都能做到這一點,這就需要企業創造核心價值觀去營造團結協作的企業文化,培養一種團結協作的環境。用良好的企業文化,樹立起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同事之間的敬業精神、團結協作精神和奉獻精神,實現工作中、生活中的溝通、協調與合作。
2、 培養忠誠的員工。培養員工對公司的忠誠。要想員工對公司忠誠,公司首先要對員工忠誠,要履行對員工的每一個承諾,關心員工,愛惜員工。其次,培養員工的奉獻精神。同時,樹立一些典型并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讓奉獻有回報,以此來激勵員工。再次,培養員工“堅決服從”的意識。堅決服從不是被動的、抵制的服從,而是能動的、善意的服從,公司應在大會小會上都要灌輸“服從”思想,不能會議上唱高調,會議下行一套,允許大家在決策制度前提建議,但一旦作出了決策和制度出臺,就應堅決執行。對于不服從決策者,要給予嚴厲的懲罰。
當員工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待企業和自己的工作,企業與員工形成忠誠的氛圍, 相互尊重,由各種不同背景的員工才會產生團結協作的動力。
3、 培養團隊精神。在企業內培養員工的團隊精神,在成員之間形成高度的信任感,形成團隊成員之間的尊重、信任、寬容、團結協作,通過團隊成員之間的團結協作,實現個體和集體的全面發展。
四、員工
1、 提供一個員工發展機遇的平臺。把執行力與每個人的進步聯系起來, 在機會上創造平等,營造一種機會公平的環境,使得大家無論先天條件如何,都能在同等條件下展開公平競爭,并始終保持一定的競爭壓力,執行力的主體是員工,只有充分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是提高執行力的基礎。
2、 有效提高員工的素質。員工的執行力體現在完成任務的效率與質量上,不僅由員工完成任務的能力來決定,而且還有對員工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3、 明確工作的方向性、工作步驟、工作要求,讓員工對各項專業技能熟練掌握和了解,在執行中避免政策的變形。各種工作的執行,需要很多專業性的知識不要只是單憑個人經驗來操作,否則執行的效果將參差不齊,管理也會失去控制。
4、 進行有效評價和引導。員工的執行力表現由各種因素來決定:不同的工作體現的效率,費用的高低,完成的質量,對資源的利用等等,因此,對他執行力評價應是多維的,根據不足之處,提供合理的調配和引導。
五、制度
一些企業缺乏執行力根源正是在于制度:制度經常性的朝令夕改,讓員工無所適從;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針對性和可行性,或者過于煩瑣不利于執行,最終的結果是決策得不到有效的執行。企業的執行力是一個紛繁復雜的管理過程的表現形式,并且這種過程會隨著企業的發展而變得更加復雜,要保持和提高執行力,企業就必須借助于系統的作用,必須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而非通過個人的努力,因為后者有太多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
1、 用制度規范執行力的標準。只有通過規范化的制度來完善整體策略規劃,員工必須按照制度的要求規范行為,不能按各自的理解來做事,用制度來達到調動企業員工工作狀態的目的。
2、 用制度統一員工與組織的執行力。執行力,在現代企業的運作過程中,并不是簡單地由個人來達成,而是由組織來達成,因此,執行力的表現就必須在個人和組織之間形成一種平衡和統一的關系,既不因過分強調個人執行力的提高而忽視了組織的力量,又不會違背了個人的特性和價值體現。
3、 用制度建立一個執行力激勵機制和授權機制。建立合理的激勵和授權機制:激勵是提高執行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果把大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有什么決策會執行不下去呢?聽覺激勵:如果你想贊美下屬,就一定要說出來。視覺激勵:把優秀員工的照片和事跡在公司內部雜志和光榮榜上貼出來,讓大家都看到。獎勵成功也獎勵失敗:對失敗者,只要是盡力了,精神可貴,就應找出一些失敗的典型來進行獎勵,以此肯定他們的努力和所創造的精神價值。精神價值其實就是無形資產,有什么理由對創造了無形資產的人不進行獎勵呢?引入競爭:講團隊精神不是不講究競爭,但競爭又不同于斗爭,這樣既達到了激勵雙方的目的,又不會傷了和氣。用愛惜的心態批評下屬,指出其錯誤并幫助他改正,這也是一種激勵,并且是一種更令人刻骨銘心的激勵。合理的授權是最高的激勵方式之一,能幫助下屬自我實現。但在授權時應把授權內容書面鑒定清楚,授權后要進行周期性的檢查,防止越權。
建立科學的培訓體系,提升整體的執行素質:比如提供職員級、主管級、經理級、總經理級等級別的培訓,讓每一個上進的員工都有培訓的機會,這也可以讓員工明白自己未來會處在一個怎樣的位置。讓培訓完了的員工把培訓內容講解給其他沒有參加培訓的同級別的員工聽,并對培訓者進行考核,讓其根據培訓的內容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拿出一些可行的方案,拿不出則記培訓失職。每個主管以上的領導都要參與對內培訓,即讓每個領導為自己的崗位培養1-2個候選人。同時,把這納入業績考核之中,凡培養不出候選人的記為失職,扣除部分年終獎金,培養出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則記大功,給予特殊獎勵。這樣以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執行者能力倒退或嫉妒下屬的事情的發生,能提高整體的執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