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顏色、看粒度、看光澤、看沉水速度。魚用飼料是由幾種主要原料如魚粉、豆粕、棉粕、菜粕、次粉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粒而成。原料的顏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成品飼料中表現出來。比如:飼料中魚粉、豆粕含量較高時料色稍黃;雜粕(棉粕、菜粕等低質粕)含量多則料色黑紅;次粉含量多者料色稍白等。通過觀察飼料顏色基本上可以判斷出某些原料的用量情況。 優質漁料應是粒度均勻,斷面整齊、顆料長度約是直徑的1.5-2倍,粉化率不超過1%。若看到漁料粒度粗糙、斷面不齊,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①原料粉碎的細度不夠;②原料配方不夠合理;③制料過程調質不勻;④切刀與環模配合不當等。這樣的漁料對適口性及消化率都有一定影響。 質優漁料的顆料表面光滑而均勻、有光澤。劣質飼料表面粗糙無亮澤。光澤度不好的原因可能有①原料粉碎細度不夠;②制粒過程中壓縮比不夠;③飼料中油脂添加不足等。顆粒漁料入水后一般在水表層區被魚吞食。因此要求飼料必須有一定的浮力,不能沉降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