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生物恐怖主義:人造H5N1 [打印本頁]
作者: annel2016 時間: 2016-7-8 10:12
標題: 生物恐怖主義:人造H5N1
本帖最后由 annel2016 于 2016-8-19 11:38 編輯
生物恐怖主義:人造H5N1
技術在快速發展,其中一些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有可能被反向使用。當前的狀況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生物恐怖主義是一個現實的擔憂,而大自然則有能力實施大得多的破壞。”
危險的論文,還是危險的先例?
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詳細講解如何制造具有高度傳播力病毒H5N1的論文,這件事在科學共同體內外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2012年2月17日接近中午,幾只海鷗從溫哥華會議中心巨大的落地窗外掠過,明亮的會議中心里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2012年會正在召開。美國《科學》雜志的主編布魯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博士坐在一間會議室里告訴到場的記者,他不會把那份“危險”的論文放在公文包里隨身攜帶,事實上,他和同事們已經把論文在電腦上做了加密保管,并且告訴每個人銷毀紙質版本,包括論文審稿人,以防止信息泄漏。
艾伯茨的這場新聞發布會是年會臨時增加的項目,它完全就是關于那份論文的。那么,是什么論文讓《科學》雜志如此如臨大敵?事情還要從四個月前說起。
去年,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er)的榮·費奇(Ron Fouchier)及其同事向《科學》雜志提交了一份研究論文,在這篇文章里,他們報告成功地在實驗室里面通過對禽流感(H5N1)病毒進行基因改造,讓它們變得很容易在哺乳動物雪貂之間傳播。在他們的研究里,病毒基因只要經過五次變異,便可達到最終效果。這五種變異此前已經分別在自然界中獨立觀察到過。無獨有偶,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流感研究者河岡義裕及其同事也向另一本權威科學雜志——英國的《自然》——提交了一篇文章,報告了類似的研究。
“到今天為止,H5N1病毒還沒有在人類之間傳播。一些專家聲稱那是不可能的事。”河岡義裕在后來的一篇評論中說,“我的團組和榮·費奇領導的研究顯示,H5N1病毒有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的潛能。”
然而,由于兩篇文章中直接涉及改造病毒的實驗細節,使得它們成為了可能的雙刃劍式研究,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NSABB)于去年10月介入審查。這支委員會成立于2001年美國遭到的炭疽襲擊之后,由數十名科學家組成,為的是防止科學研究結果被恐怖分子利用。
到了12月,顧問委員會給出了他們的建議:鑒于這些發現對于公共健康和科學共同體的重要價值,建議發表其基本結論,但不包括草稿中方法學的和其他細節,以免“尋求制造傷害的人能夠重復那些實驗”。
這是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自成立以來第一次發表此種建議。它立即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一審查行為是對學術自由的干涉。而顧問委員會亦承認,這種建議是生命科學研究中從未有過的,而物理學家在1940年代的核武器研究中曾經遇到過相似的情形。
顧問委員會主席保爾·凱姆(Paul Kaim)是研究炭疽病毒多年的專家,他在建議發布之后說:“我想不出來另一種像這個(H5N1病毒)一樣可怕的致病微生物。”
技術在快速發展,其中一些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有可能被反向使用。“生命科學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這是顧問委員會及其成員在不同的文章里重復寫到的一句話。
危險的細節
禽流感第一次爆發是在1997年的香港,后來傳向全球,并且發生變異,當前的禽流感病毒已經與1997年香港的毒株不同。盡管禽流感可以由鳥類傳染給人,并不會人傳人,但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擔心后一種情況的發生。病毒學家們的共識是,假如這種病毒變異后能夠人傳人,那將會帶來一場巨大的災難。國際權威的禽流感專家羅伯特·韋伯斯特(Robert Webster)在2003年曾斷言:“世界正搖搖欲墜地處在一次大流行病的邊緣,它可以殺掉人類人口的一大部分。”
預防這一災難的過程中存在一個障礙,即科學家并不清楚是什么讓其他物種間的流感病毒變得能在人間傳播的。這就是費奇等人進行他們的研究的出發點。他們在實驗室中用自然界中本已存在的變異過程讓禽流感變得能夠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
“這一信息非常重要,原因在于,在完成這些實驗之前,并不確定H5N1病毒是否能夠獲得哺乳動物間傳播的能力。現在這個信息已知了,社會就可以采取全球性的措施為自然界天然產生這樣一種病毒而做準備。”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1月30日同時在《科學》和《自然》發表了一份聲明,解釋其建議背后的理由。在這篇聲明中,顧問委員會肯定了費奇和河岡兩個團隊的研究對公共健康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但同時,這份聲明也指出,“存在正在增長的風險,同樣的科學會被有意地濫用,其后果是災難性的”。他們擔心,改造禽流感病毒的具體信息一旦落入了錯誤的人、組織或政府的手中,可能會制造出類似的能夠在人間傳播的病毒。“一次流行病,或是有意釋放具有傳播性的高致病性H5N1病毒,可以給這個準備不足的世界造成無法想象的災難。”他們寫道。
顧問委員會的科學家們解釋說,盡管到目前為止,H5N1病毒感染人是罕見現象,但感染者的死亡率高達59%。相比之下,1918年大流感的死亡率僅為2.5%。
考慮到以上這些因素,顧問委員會努力想要做到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達到平衡。所以他們最終建議文章的結論可以公開發表,但實驗細節需要保密,只能提供給一部分需要看的人。
同一時間,顧問委員會主席凱姆在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期刊mBio上發表亦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闡述了他個人如何取得了一個“強硬的結論”,即“這個研究具有極大的潛在危險性,它的傳播應該受到限制”。
他提到,他的結論不僅僅來自專業經驗,更包括對2009年H1N1全球大流行的觀察。2009年的H1N1大流感已經證明人類沒有辦法去控制它,凱姆相信對于潛在的H5N1也是如此。“我們(上次)是幸運的,因為H1N1的毒力低,但當前最好的數據顯示H5N1不是這種情況。在一個具有高度聲譽的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詳細講解如何制造具有高度傳播力的H5N1病毒,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他寫道。
在2009年-2010年的H1N1大流行期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0年11月的最后一次更新,到那時為止,世界上有77個國家共獲得了僅僅7800萬支疫苗。而且,所有這些疫苗都是在第二波流感發生之后才送到的。同樣,在1957年和1968年發生的大流感中,美國的疫苗數量上太少、時間上太晚,以至于沒有發揮多大作用。這些情況讓流行病專家相信,除非在疫苗方面出現大的技術突破,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疫苗,不然在下一次大流感中,疫苗仍然不會對公共健康發揮多大作用。
事情的僵持點
去年11月30日,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口頭通知《科學》雜志,要求他們在發表費奇等人的論文前,將涉及實驗方法的內容刪除。第二天,書面的建議就送到了。
《科學》隨后表示,他們強烈支持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工作,以及他們推進科學、服務社會的重要性,然而,《科學》對于拒絕向責任重大的流感研究者提供重要信息抱有顧慮。
艾伯茨在溫哥華再次表達了同樣的意見,他說《科學》雜志的“默認態度”是全文發表那篇論文。這篇文章對于那些開發禽流感疫苗的研究者來說可能是重要的,而研制疫苗來應對野外可能出現的變異病毒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一些科學家非常直接地指責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建議。“這個決定是錯誤的,不僅因為它建立在很弱的科學基礎之上,而且因為它設置先例來限制對人類有益而非有害的研究,這會威脅到生物學研究的情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文森特·拉卡涅洛(Vincent Racaniello)表示,“恐懼蒙蔽了顧問委員會的視野。我們不能允許恐懼限制住我們設法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
顧問委員會在形成建議時使用了WHO的數據,自1997年的香港爆發(不計入在內)之后,全球共有584人確診感染禽流感,其中345人死亡。這就是死亡率59%的來歷,而根據國家不同,死亡率分布在30%—80%的范圍內。但一些研究人員質疑,這個數據本身就值得懷疑。一些癥狀溫和的患者可能并沒有被計算在內。
在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幾名研究者就指出,禽流感病毒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溫和,死亡率并沒有那么高。研究者王泰雅(Taia Wang)及其同事指出,WHO的診斷標準對于確認患病總人數缺乏敏感性。許多患者可能生活在資源欠缺的地區,無法得到足夠的醫療資源,也沒有正式的H5N1檢測,這些患者就可能被遺漏。
他們分析了20個早先的研究,這些研究共采樣了超過14000人的血清。他們發現,這些人中大約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人有被H5N1病毒感染過的跡象。“如果我們假設暴露人群的感染率是1%—2%,那么這就意味著全球范圍內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已經被感染。”王等人寫道。
實際上,顧問委員會的專家并非不知道這個情況。委員會成員之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傳染病專家邁克爾·奧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a)就指出,根據流感病毒變異的規律,當H5N1病毒變得能夠在人間傳播時,其毒力可能會下降到現在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這依然可以造成比1918年更嚴重的大流感”。“以現在的全球人口和人們全球活動的情況,即便是有一個相對低的死亡率,H5N1的流行仍然會是一個真正災難性的事件。”奧斯特霍姆認為。
在拉卡涅洛看來,缺乏科學依據是那份建議的問題之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它為限制科研信息的自由流動開了一個先例。“科學總是在信息最流暢的時候運行得最好。”他這樣表述,“從不同領域來的人常常會解決很困難的問題。”一組科學家發表實驗細節后,其他的研究人員能夠重復、驗證和拓展,這是過去數十年來傳染病學發展的方式。現在要求文章發表時不包含方法上的細節,“就是拋棄了把我們帶入現代醫學時代的一套體系”。
亦有人指出,假如按照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建議,以“按需提供”的方法來傳播實驗細節,那么事情的僵持點就在于,政府和科學家在“讓誰看”以及“誰來判斷讓誰看”的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
暫停研究60天
艾伯茨在溫哥華的記者會上發表觀點的同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在瑞士日內瓦開了一個閉門會議。包括兩名處于爭議中心的科學家在內的22名來自科學界和出版界的專家參加了這一討論。
費奇和河岡在會上把打印出來的論文全文發給了在座的人,供他們參閱。每一份都做了編號,拿到的人要在接收和返還時兩次簽名確認。研究者最后把收回的紙張當著所有人的面悉數銷毀。他們同時也散發了按照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建議刪減后的版本,供與會人員對照。
最后,世衛組織的這次會議得到的結論是,兩篇論文應該全文發表。“延遲的全文發表給公共健康帶來的益處大過急切的部分發表。”會議這樣認為。會議同時達成的共識是,對于H5N1病毒需要持續的監測和繼續的研究。
此前,在論文爭議出現之后,一些人曾指責費奇和河岡等人不應該從事具有如此潛在危險的研究。費奇的團組后來表示,他們的研究完全是公開進行的,自1997年以來他們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在討論這項研究。而且實驗室具有很高的安全級別,只有獲得授權并接受過專門培訓的人才能進入實驗室,實驗室擁有尖端的安全系統。
“我們認識到,我們和科學共同體的其他人需要清楚地解釋這項重要研究的益處,以及最小化其風險的措施。我們建議科學共同體召開國際性的論壇來一起討論和辯論這些問題。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組織和政府需要時間來找到最佳方案,解決這項研究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費奇的團組在1月底表示他們會暫停研究60天,以等待世界研究和辯論他們帶來的問題。
不過,河岡似乎沒有這么大的耐心。“在科學共同體爭論這種研究的風險和發表問題的時候,我主張我們應該繼續迫切地進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傳染研究。”他在《自然》雜志的一篇評論中寫道。
河岡提到,在過去一個世紀里,由鳥類病毒演化而來的“西班牙流感”已經殺死了2000萬到5000萬人,由于禽流感在自然界存在變異成人傳人的病毒的可能,如果不對其機制進行研究,那就是不負責任的。他認為他們的研究為防備流感大流行提供了啟示,其益處大于風險。
他明確表示不同意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決定。“刪減我們草稿的做法,是想要控制風險,但這會讓真正的科學家更難獲得信息,也不會真的阻止想要做壞事的人。”他寫道,“要找到解決雙刃劍擔憂的方法,國際社會應該集合起來討論如何在讓風險最小化的同時支持科學發現。”
“由于當前的爭議,流感研究者(包括我)已經同意暫停禽流感傳染研究60天。但是我們的工作仍然很迫切——我們不能放棄。”河岡表示。
前面提到的禽流感專家、美國圣尤達兒童研究醫院的羅伯特·韋伯斯特,最近亦發表文章認為,當前的狀況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dilemma)。“生物恐怖主義是一個現實的擔憂,而大自然則有能力實施大得多的破壞。”他在mBio上寫道。
生物恐怖主義:人造H5N1
技術在快速發展,其中一些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有可能被反向使用。當前的狀況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生物恐怖主義是一個現實的擔憂,而大自然則有能力實施大得多的破壞。”
危險的論文,還是危險的先例?
在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一篇詳細講解如何制造具有高度傳播力病毒H5N1的論文,這件事在科學共同體內外引起了激烈的爭論。
2012年2月17日接近中午,幾只海鷗從溫哥華會議中心巨大的落地窗外掠過,明亮的會議中心里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2012年會正在召開。美國《科學》雜志的主編布魯斯·艾伯茨(Bruce Alberts)博士坐在一間會議室里告訴到場的記者,他不會把那份“危險”的論文放在公文包里隨身攜帶,事實上,他和同事們已經把論文在電腦上做了加密保管,并且告訴每個人銷毀紙質版本,包括論文審稿人,以防止信息泄漏。
艾伯茨的這場新聞發布會是年會臨時增加的項目,它完全就是關于那份論文的。那么,是什么論文讓《科學》雜志如此如臨大敵?事情還要從四個月前說起。
去年,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Erasmus Medical Center)的榮·費奇(Ron Fouchier)及其同事向《科學》雜志提交了一份研究論文,在這篇文章里,他們報告成功地在實驗室里面通過對禽流感(H5N1)病毒進行基因改造,讓它們變得很容易在哺乳動物雪貂之間傳播。在他們的研究里,病毒基因只要經過五次變異,便可達到最終效果。這五種變異此前已經分別在自然界中獨立觀察到過。無獨有偶,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流感研究者河岡義裕及其同事也向另一本權威科學雜志——英國的《自然》——提交了一篇文章,報告了類似的研究。
“到今天為止,H5N1病毒還沒有在人類之間傳播。一些專家聲稱那是不可能的事。”河岡義裕在后來的一篇評論中說,“我的團組和榮·費奇領導的研究顯示,H5N1病毒有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的潛能。”
然而,由于兩篇文章中直接涉及改造病毒的實驗細節,使得它們成為了可能的雙刃劍式研究,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NSABB)于去年10月介入審查。這支委員會成立于2001年美國遭到的炭疽襲擊之后,由數十名科學家組成,為的是防止科學研究結果被恐怖分子利用。
到了12月,顧問委員會給出了他們的建議:鑒于這些發現對于公共健康和科學共同體的重要價值,建議發表其基本結論,但不包括草稿中方法學的和其他細節,以免“尋求制造傷害的人能夠重復那些實驗”。
這是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自成立以來第一次發表此種建議。它立即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一審查行為是對學術自由的干涉。而顧問委員會亦承認,這種建議是生命科學研究中從未有過的,而物理學家在1940年代的核武器研究中曾經遇到過相似的情形。
顧問委員會主席保爾·凱姆(Paul Kaim)是研究炭疽病毒多年的專家,他在建議發布之后說:“我想不出來另一種像這個(H5N1病毒)一樣可怕的致病微生物。”
技術在快速發展,其中一些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有可能被反向使用。“生命科學已經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這是顧問委員會及其成員在不同的文章里重復寫到的一句話。
危險的細節
禽流感第一次爆發是在1997年的香港,后來傳向全球,并且發生變異,當前的禽流感病毒已經與1997年香港的毒株不同。盡管禽流感可以由鳥類傳染給人,并不會人傳人,但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在擔心后一種情況的發生。病毒學家們的共識是,假如這種病毒變異后能夠人傳人,那將會帶來一場巨大的災難。國際權威的禽流感專家羅伯特·韋伯斯特(Robert Webster)在2003年曾斷言:“世界正搖搖欲墜地處在一次大流行病的邊緣,它可以殺掉人類人口的一大部分。”
預防這一災難的過程中存在一個障礙,即科學家并不清楚是什么讓其他物種間的流感病毒變得能在人間傳播的。這就是費奇等人進行他們的研究的出發點。他們在實驗室中用自然界中本已存在的變異過程讓禽流感變得能夠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
“這一信息非常重要,原因在于,在完成這些實驗之前,并不確定H5N1病毒是否能夠獲得哺乳動物間傳播的能力。現在這個信息已知了,社會就可以采取全球性的措施為自然界天然產生這樣一種病毒而做準備。”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1月30日同時在《科學》和《自然》發表了一份聲明,解釋其建議背后的理由。在這篇聲明中,顧問委員會肯定了費奇和河岡兩個團隊的研究對公共健康和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但同時,這份聲明也指出,“存在正在增長的風險,同樣的科學會被有意地濫用,其后果是災難性的”。他們擔心,改造禽流感病毒的具體信息一旦落入了錯誤的人、組織或政府的手中,可能會制造出類似的能夠在人間傳播的病毒。“一次流行病,或是有意釋放具有傳播性的高致病性H5N1病毒,可以給這個準備不足的世界造成無法想象的災難。”他們寫道。
顧問委員會的科學家們解釋說,盡管到目前為止,H5N1病毒感染人是罕見現象,但感染者的死亡率高達59%。相比之下,1918年大流感的死亡率僅為2.5%。
考慮到以上這些因素,顧問委員會努力想要做到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達到平衡。所以他們最終建議文章的結論可以公開發表,但實驗細節需要保密,只能提供給一部分需要看的人。
同一時間,顧問委員會主席凱姆在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期刊mBio上發表亦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闡述了他個人如何取得了一個“強硬的結論”,即“這個研究具有極大的潛在危險性,它的傳播應該受到限制”。
他提到,他的結論不僅僅來自專業經驗,更包括對2009年H1N1全球大流行的觀察。2009年的H1N1大流感已經證明人類沒有辦法去控制它,凱姆相信對于潛在的H5N1也是如此。“我們(上次)是幸運的,因為H1N1的毒力低,但當前最好的數據顯示H5N1不是這種情況。在一個具有高度聲譽的期刊上發表一篇文章詳細講解如何制造具有高度傳播力的H5N1病毒,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他寫道。
在2009年-2010年的H1N1大流行期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0年11月的最后一次更新,到那時為止,世界上有77個國家共獲得了僅僅7800萬支疫苗。而且,所有這些疫苗都是在第二波流感發生之后才送到的。同樣,在1957年和1968年發生的大流感中,美國的疫苗數量上太少、時間上太晚,以至于沒有發揮多大作用。這些情況讓流行病專家相信,除非在疫苗方面出現大的技術突破,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疫苗,不然在下一次大流感中,疫苗仍然不會對公共健康發揮多大作用。
事情的僵持點
去年11月30日,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口頭通知《科學》雜志,要求他們在發表費奇等人的論文前,將涉及實驗方法的內容刪除。第二天,書面的建議就送到了。
《科學》隨后表示,他們強烈支持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工作,以及他們推進科學、服務社會的重要性,然而,《科學》對于拒絕向責任重大的流感研究者提供重要信息抱有顧慮。
艾伯茨在溫哥華再次表達了同樣的意見,他說《科學》雜志的“默認態度”是全文發表那篇論文。這篇文章對于那些開發禽流感疫苗的研究者來說可能是重要的,而研制疫苗來應對野外可能出現的變異病毒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一些科學家非常直接地指責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建議。“這個決定是錯誤的,不僅因為它建立在很弱的科學基礎之上,而且因為它設置先例來限制對人類有益而非有害的研究,這會威脅到生物學研究的情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病毒學家文森特·拉卡涅洛(Vincent Racaniello)表示,“恐懼蒙蔽了顧問委員會的視野。我們不能允許恐懼限制住我們設法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
顧問委員會在形成建議時使用了WHO的數據,自1997年的香港爆發(不計入在內)之后,全球共有584人確診感染禽流感,其中345人死亡。這就是死亡率59%的來歷,而根據國家不同,死亡率分布在30%—80%的范圍內。但一些研究人員質疑,這個數據本身就值得懷疑。一些癥狀溫和的患者可能并沒有被計算在內。
在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的幾名研究者就指出,禽流感病毒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溫和,死亡率并沒有那么高。研究者王泰雅(Taia Wang)及其同事指出,WHO的診斷標準對于確認患病總人數缺乏敏感性。許多患者可能生活在資源欠缺的地區,無法得到足夠的醫療資源,也沒有正式的H5N1檢測,這些患者就可能被遺漏。
他們分析了20個早先的研究,這些研究共采樣了超過14000人的血清。他們發現,這些人中大約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的人有被H5N1病毒感染過的跡象。“如果我們假設暴露人群的感染率是1%—2%,那么這就意味著全球范圍內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已經被感染。”王等人寫道。
實際上,顧問委員會的專家并非不知道這個情況。委員會成員之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傳染病專家邁克爾·奧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a)就指出,根據流感病毒變異的規律,當H5N1病毒變得能夠在人間傳播時,其毒力可能會下降到現在十分之一或二十分之一,“這依然可以造成比1918年更嚴重的大流感”。“以現在的全球人口和人們全球活動的情況,即便是有一個相對低的死亡率,H5N1的流行仍然會是一個真正災難性的事件。”奧斯特霍姆認為。
在拉卡涅洛看來,缺乏科學依據是那份建議的問題之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它為限制科研信息的自由流動開了一個先例。“科學總是在信息最流暢的時候運行得最好。”他這樣表述,“從不同領域來的人常常會解決很困難的問題。”一組科學家發表實驗細節后,其他的研究人員能夠重復、驗證和拓展,這是過去數十年來傳染病學發展的方式。現在要求文章發表時不包含方法上的細節,“就是拋棄了把我們帶入現代醫學時代的一套體系”。
亦有人指出,假如按照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建議,以“按需提供”的方法來傳播實驗細節,那么事情的僵持點就在于,政府和科學家在“讓誰看”以及“誰來判斷讓誰看”的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
暫停研究60天
艾伯茨在溫哥華的記者會上發表觀點的同一天,世界衛生組織在瑞士日內瓦開了一個閉門會議。包括兩名處于爭議中心的科學家在內的22名來自科學界和出版界的專家參加了這一討論。
費奇和河岡在會上把打印出來的論文全文發給了在座的人,供他們參閱。每一份都做了編號,拿到的人要在接收和返還時兩次簽名確認。研究者最后把收回的紙張當著所有人的面悉數銷毀。他們同時也散發了按照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建議刪減后的版本,供與會人員對照。
最后,世衛組織的這次會議得到的結論是,兩篇論文應該全文發表。“延遲的全文發表給公共健康帶來的益處大過急切的部分發表。”會議這樣認為。會議同時達成的共識是,對于H5N1病毒需要持續的監測和繼續的研究。
此前,在論文爭議出現之后,一些人曾指責費奇和河岡等人不應該從事具有如此潛在危險的研究。費奇的團組后來表示,他們的研究完全是公開進行的,自1997年以來他們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就在討論這項研究。而且實驗室具有很高的安全級別,只有獲得授權并接受過專門培訓的人才能進入實驗室,實驗室擁有尖端的安全系統。
“我們認識到,我們和科學共同體的其他人需要清楚地解釋這項重要研究的益處,以及最小化其風險的措施。我們建議科學共同體召開國際性的論壇來一起討論和辯論這些問題。我們知道世界上的組織和政府需要時間來找到最佳方案,解決這項研究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費奇的團組在1月底表示他們會暫停研究60天,以等待世界研究和辯論他們帶來的問題。
不過,河岡似乎沒有這么大的耐心。“在科學共同體爭論這種研究的風險和發表問題的時候,我主張我們應該繼續迫切地進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傳染研究。”他在《自然》雜志的一篇評論中寫道。
河岡提到,在過去一個世紀里,由鳥類病毒演化而來的“西班牙流感”已經殺死了2000萬到5000萬人,由于禽流感在自然界存在變異成人傳人的病毒的可能,如果不對其機制進行研究,那就是不負責任的。他認為他們的研究為防備流感大流行提供了啟示,其益處大于風險。
他明確表示不同意美國國家生物技術安全顧問委員會的決定。“刪減我們草稿的做法,是想要控制風險,但這會讓真正的科學家更難獲得信息,也不會真的阻止想要做壞事的人。”他寫道,“要找到解決雙刃劍擔憂的方法,國際社會應該集合起來討論如何在讓風險最小化的同時支持科學發現。”
“由于當前的爭議,流感研究者(包括我)已經同意暫停禽流感傳染研究60天。但是我們的工作仍然很迫切——我們不能放棄。”河岡表示。
前面提到的禽流感專家、美國圣尤達兒童研究醫院的羅伯特·韋伯斯特,最近亦發表文章認為,當前的狀況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dilemma)。“生物恐怖主義是一個現實的擔憂,而大自然則有能力實施大得多的破壞。”他在mBio上寫道。
關注廣州安能生物技術,了解最新行業咨詢,把握最新行業動態,洞悉最新疾病變化,廣州安能生物秉承“因為專注,所以專業”的原則,30年來始終走在家禽藥品研發的前列,歡迎各界人士來電咨詢:4009993231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ylikhb.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_欧日韩免费视频_天美一区二区三区_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_久久黄色片视频_婷婷激情5月天_奇米影视四色在线_欧美一级视频在线_青娱乐自拍偷拍_国产性生活免费视频_avav在线播放_只有这里有精品
欧美激情国产精品日韩|
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午夜宅男在线视频|
可以看毛片的网址|
一级黄色片在线免费观看|
嫩草av久久伊人妇女超级a|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av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怡红院|
国产原创popny丨九色|
成人免费黄色av|
一区二区免费av|
欧美日韩亚洲自拍|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va亚洲va在线va|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99精品视频国产|
欧美午夜aaaaaa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韩国|
熟女人妇 成熟妇女系列视频|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网|
大j8黑人w巨大888a片|
草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老太脱裤子让老头玩xxxxx|
青青在线免费观看|
黄色www网站|
国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成人网|
337p粉嫩大胆噜噜噜鲁|
92看片淫黄大片一级|
成年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男女男精品视频站|
97人人爽人人|
成年人三级视频|
97在线国产视频|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久久久久|
天天操夜夜操很很操|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成人综合网|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22页|
77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av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免费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
真人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激情网站五月天|
视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123|
欧美黄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久久99|
欧美乱做爰xxxⅹ久久久|
91看片就是不一样|
欧美在线a视频|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免费福利在线|
ijzzijzzij亚洲大全|
116极品美女午夜一级|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精品自拍视频|
老司机午夜性大片|
亚洲 欧美 综合 另类 中字|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一级做a爱视频|
欧美 日韩 国产在线观看|
911av视频|
久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尤物网站在线看|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
亚洲日本黄色片|
国产在线青青草|
xxxxxx在线观看|
乌克兰美女av|
国产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探花在线播放|
一本大道熟女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高潮|
国产第一页视频|
永久免费网站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超碰在线免费观看97|
日本成年人网址|
一二三四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天堂网|
91看片就是不一样|
成人性生活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年人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不卡一二区|
日韩精品你懂的|
男女猛烈激情xx00免费视频|
国产aaa免费视频|
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资源在线观看|
啊啊啊一区二区|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蜜桃|
青草青青在线视频|
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生活网站|
99re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777av视频|
大西瓜av在线|
91麻豆天美传媒在线|
jizz欧美性11|
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
成年人小视频网站|
免费毛片小视频|
国产二级片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观看污污视频|
欧美日韩第二页|
国产午夜伦鲁鲁|
777777av|
1024精品视频|
中国丰满人妻videoshd|
妞干网在线视频观看|
www.男人天堂网|
日韩成人三级视频|
伊人久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播放|
做爰高潮hd色即是空|
2025韩国大尺度电影|
日韩av福利在线观看|
91香蕉视频网址|
91九色国产ts另类人妖|
手机成人av在线|
免费看污污视频|
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 欧美 视频|
黄色大片在线免费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爽大粗免费|
久在线观看视频|
成年人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69堂|
theporn国产精品|
9l视频自拍9l视频自拍|
男人日女人的bb|
搞av.com|
好男人www社区|
一级片黄色免费|
97超碰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色网站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网站入口|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爽大粗免费|
午夜视频在线瓜伦|
国产一二三四五|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欧美视频免费播放|
久久av喷吹av高潮av|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gogogo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欧美 日韩 国产 激情|
老汉色影院首页|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男女猛烈激情xx00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av网址|
成人午夜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22页|
国产深夜男女无套内射|
奇米777在线|
99草草国产熟女视频在线|
av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黄大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二级片在线观看|
艳母动漫在线免费观看|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动态图|
一道本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欧美日韩精品区别|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131美女爱做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9999|
少妇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蜜臀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国内精品|
国产一伦一伦一伦|
亚洲免费在线播放视频|
999热精品视频|
又色又爽又高潮免费视频国产|
黑鬼大战白妞高潮喷白浆|
奇米视频888|
国产精品wwwww|
91免费视频污|
av免费观看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