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s] 本帖最后由 gbmmr 于 2011-7-8 02:27 編輯 [/i]
禽的水便及飼料便問題從目前估測困擾著國內約60%以上的飼料企業,尤以秋東季問題突出,而南方則普遍出現于冬季或梅雨季節,并同時容易伴法發球蟲高發;現將其發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予以適當的解析和說明。
水便飼料便發生的特點:
1、季節性特征:從各地普遍發生的季節特征為潮濕或環境溫度下降,其主要的原因為細菌繁殖加快、飼料含菌量增加及禽環境適應能力下降,家禽應激增加導致的消化系統紊亂。
2、添加劑使用錯誤:國內企業普遍使用錯誤的是電解質平衡劑,主要為硫酸鈉和小蘇打使用季節性和階段性錯誤。
3、飼料配方錯誤,主要為鈣、磷、鹽計算、投放錯誤,高濃度不平衡的營養配方也是容易忽視的問題,尤其在同時使用電解質平衡劑時水便問題增加了。
以上的三種造成水便的比重的大約為:季節性原因50%;添加劑使用錯誤30%,配方錯誤10%(估測比例);其最終導致的結果為消化系統紊亂和消化障礙,看到的結果為未經消化的飼料和含水率較高的糞便。
飼料便、水便產生的原因分析: 上面的分析并未將細菌感染列為水便、飼料便的發生原因,盡管常常獸醫診斷為大腸桿菌等感染,并且投放抗生素有效,但我個人認為仍然是一種環境問題或者投料錯誤而非細菌的問題;投放抗生素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以下細述其中的原因。
1、季節性原因在于氣候環境變冷,禽的抵抗力下降所致;這種情況多發于其他季節反映良好的飼料,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在冬季由于通風等條件限制環境濕度增加使得有害菌大量繁殖,禽病發生率增加,改善環境條件是主要的解決方法,包括增加墊料增加舍溫,預防賊風多數可以解決;這種問題可以歸結為環境應激綜合癥。 2、添加劑使用錯誤:國內飼料行業普遍在飼料中添加電解質平衡劑,其中的重要錯誤是階段性錯誤和劑量錯誤。主要添加出現問題的是小蘇打和硫酸鈉(元明粉);階段性錯誤在于早期添加,比如小雞料添加。 由于小蘇打、硫酸鈉、鹽、工業氨基酸優先于其他的飼料原料首先溶于水,進入腸道,在小雞腸道菌群未建立之前硫酸鈉不能被利用,并導致腸道電解質紊亂作為輕瀉劑的硫酸鈉導致的水便是必然的,嚴重時小雞可以拒食;而小蘇打只能造成飲水增加(小蘇打+工業賴氨酸=鹽)和高滲透壓的腸道特征,這種情況只適宜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的存活,伴隨的結果為小雞下痢和水便。 添加劑量的問題:這種情況普遍出現于添加量比較大和鹽分同時比較高的情況;經常容易忽視的問題是工業賴氨酸為鹽酸鹽,與小蘇打配合增加了鹽的含量,普遍雞料的設計鹽含量為0.37%,但沒有計算賴氨酸和小蘇打化合成鹽的含量,導致糞便水分增加。 硫酸鈉的使用問題:硫酸鈉是一種輕瀉劑,也是一種涼性物質,有疏水通便的作用,而冬季一般的采食量要大于夏季,添加量大時同樣導致冬季飲水增加,禽舍濕度增加,因而需要控制添加量或者減少鹽分的添加。 3、配方錯誤:配方錯誤難于詳盡的細述,或者難于描述全面,包括用藥的錯誤、不平衡的日糧和不適宜的日糧結構,也包括原料本身質量問題和使用錯誤。 從下面的簡單例子來做一個簡要說明: 普遍被配方師忽略的問題為鈣磷的使用,多數認為石粉是一種非常便宜的原料,限制使用會增加成本,但一個現象應予注意:蛋雞即使使用高量的顆粒石粉,也很少可以在糞便中發現未經消化的石粉顆粒,說明雞可以很好的消化石粉或者其他原料的鈣,但過量的鈣不能在禽體內過量貯存,須通過腎泵排除體外,這需要能量和更多的水分,而過量的鈣造成白糞增加。 第二個例子:油脂的使用,很多時候家禽對油脂有良好的消化能力,但對成年雞即使油脂的來源不同,也會產生更多的問題,大量的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要油脂添加的飼料更容易產生消化問題而導致水便和飼料便的問題,其原因可能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化學活性的問題,豆油等更容易酸敗而導致毒素的產生;另一方面來自未消化完全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腸道后段的正常發酵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而使用混合油脂或者動物油脂,比如牛油,或者棕櫚油,或者豬油與牛油的混合,問題明顯的減少了.
配方錯誤中最為復雜的為腸道綜合癥: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