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蹄病的預防
蹄病是奶牛最常發生的四大疾病之一,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發展奶牛業,達到牛群健康、高產、長壽的目的,必須對嚴重危害奶牛生產的蹄病進行綜治。在蹄病的防治中,必須貫徹“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方針,根據各場體情況,制訂一整套的措施.
(一)飼養方面
1. 平衡日糧:根據奶牛泌乳各個階段的不同,進行分群飼養。根據營
置各種符合奶牛需要的日糧,特別要注意的是精粗比例一定要得當
質的粗料是奶牛必須的。同時還要注意DF、NDF、與ENDF的量。
奶牛碳水化合物的適宜供應量
名稱 泌乳階段
階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ADF(%DM) 19 21 24
NDF(%DM) 28 31 33
NFC(%DM) 40 37 34
有限NDF(%DM) 21 23 25
粗飼料NDF(%DM)21 23 25
NFC/NDF 1.4 1.2 1.0
2. 必須保證飼料中常量元素鈣、磷、鎂、鉀、鈉和硫的量,特別是鈣和
的量和適當的鈣磷比;保證微量元素鐵、銅、錳、鋅、鈷、硒、碘的
注意日糧中陰陽離子的平衡(DCAD)在奶牛干奶期是-50~-150meq/k
產奶階段是+25~50meq/kg。
3. 必須保證奶牛維生素 A、D、E和煙酸的供應,為了保證瘤胃牛PH
6.2~6.5之間可以添加緩沖劑,以防止乳酸中毒和刺激采食量的提高。
(二)管理方面
1. 搞好奶牛場環境衛生,保持運動場和牛舍的清潔干燥,可有效預防蹄
發生。因為含氨量高可使蹄角質含水量增多,角質軟化,降低牛蹄對各
傷的抵抗力。
2.每天應及時清除牛舍及運動場的牛糞、污水,及時清除運動場上的石
硬物,防止蹄底挫傷;剛修過蹄的奶牛在最初兩個星期內不應在水泥地
動;水泥地上應有紋路,太光滑的水泥地容易引起奶牛打滑,損傷牛蹄3.牛舍的設計必須合理。散放式牛舍 85%的奶牛吃料后應睡在牛床上,牛床
上應有足夠多的干燥清潔墊料,奶牛的休息時間也應保持在4小時以上,因
為干凈干燥的牛床可以減少細菌繁殖和蹄病的發生率。
4.噴蹄、浴蹄
為了有效的預防傳染性蹄病和增加蹄角質的硬度,堅持每周2次給牛只
噴蹄,選用刺激性小,沒有異味的 4%硫酸銅浴液,用塑料噴霧器直接
將藥液噴在奶牛蹄部。噴蹄時應將牛掃去牛糞、泥土墊料,使藥液全部
噴到蹄殼上。在有條件的地方在擠奶臺的過道上和牛舍放牧場的過道
上,建造長 5 米,寬 3 米,深 10 公分的藥浴池,讓奶牛上臺擠奶和放
牧時走過,達到浸泡目的,但是藥浴池必須經常更換藥液,不要使其成
為“牛糞尿池”。
5.修蹄
主要目的是使蹄形整潔,外形美觀,保持蹄最佳生理功能。
1) 合理而及時的修蹄能夠矯正蹄形,防止蹄變形程度加劇而招致姿勢的改
變。
2) 對已發生蹄病的奶牛有治療功效,當趾間腐爛、蹄腐爛及腐蹄病發生后
修蹄能促使蹄病痊愈。
3) 提高產量。
4) 可提高奶牛的利用年限,降低因蹄變形蹄病造成的淘汰率。
定期修蹄是預防蹄病的重要措施,在現代激越化的管理條件下,運動場牛舍的載畜量很大,奶牛活動范圍小運動不足,蹄角質得不到應有的磨滅,上損傷代謝應激等因素,致使蹄變形的有742頭,占41%而發生蹄變形的奶有289頭發生了蹄病的有力措施,現在實行每年修蹄兩次,平時有病隨修蹄在修蹄工作上,最好有專業人員負責,對嚴重的蹄病可以分兩次整蹄,修蹄過程中忌用立過猛,減少蹄磨出血,對嚴重者要用魚石脂紗布包扎,置于干上的牛床,過1-2周再進行復診.
蹄病的治療
治療蹄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以確切的診斷為基礎,應根據奶牛的臨床癥并通過問診、望診、觸診以及各種特殊檢查等診斷程序確定蹄病的病情和病不論治療何種陳病,首先應徹底清蹄,用清水和棕刷、蹄刀等去除蹄部的污物,然后對蹄病進行必要的修整,充分暴露病變部位,在實施治療措施前要對
患蹄徹底消毒。
為了高產優質長壽,為了牧場經濟效益,讓我們共同努力把蹄病的發病率和被迫淘汰率減少到最
少,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一頭頭健康優質的奶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