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全套的“技術服務”模式在當時幫助了海大迎來跨越式發展。2002年公司自建的第一家工廠,資金都是賺回來的。2003年起,海大陸續投資設立了廣州容川、廣州海雄、廣州海貝等公司以進入預混料的下游行業——配合飼料行業,到2006年,公司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公司業務發展得到一個華麗的跨越。 詳解當下“我們不是賣飼料的” 無論是從公司的發展歷史,還是從公司的現狀,都可以發現,海大的立身之本就是飼料,尤其是水產預混料和全價料。公司的公開資料也顯示,其主要業務就是從事水產、畜牧飼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從公司財務數據中可以看到,其目前營業收入中90%來自于飼料產品??梢哉f,海大就是一家擁有獨特技術優勢的飼料企業。 但薛華并不這么認為。 “我們不是賣飼料的?!毖θA十分認真地看著記者,耐心地解釋道,“我們的目的,是提供一整套服務給農民,讓他們能夠賺錢。飼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庇捎谠谒a養殖方面有著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薛華對于水產養殖有著很深刻的看法。他表示,在水產養殖行業里,對最終的收成有重大影響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當中飼料僅占了其中的1/3,苗種的質量和養殖技術各占1/3。海大此前集中精力在工業化生產的飼料,甚至可以說是當中最簡單的一個環節。其余兩個環節不控制好,即便是同樣使用海大提供的飼料,最終的收入也會有很大差別。為了讓農民能夠真正賺到錢,薛華決定把另外兩個環節全部抓起來,為農民提供一整套服務。 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從海大此前的各種努力中可看出當中的艱辛。 按照海大的計劃,要在某一個地方開拓市場,首先要派海大的人進行實地考察,了解當地的氣候環境、水質環境、養殖模式。在數據齊備之后,海大的研發部門會開始進行模擬實驗,尋找出最適合當地的養殖方式。當模式成功后,再由業務員進行實踐操作以對他們進行培訓。直到業務員掌握了這種方法之后,便把他們全部派到養殖戶那兒去手把手地教農民怎么做。 “我們的業務員是非常辛苦的,一般都呆在塘口,很多都是一個月才回來幾天開會?!焙唵蔚囊痪湓?,說出海大人的艱辛。 預計全年增長10%-40%他們的努力已經帶來了明顯成效。雖然為農民提供的所有服務和技術支持都是免費,但完善的體系和成功的案例為海大帶來了極高的口碑,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客戶。據薛華介紹,今年由于氣候反常,水產養殖旺季較往年推遲,水產飼料行業產量明顯下滑。但在這樣的形勢下,海大卻仍然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其三季報顯示,海大今年全年預計能實現10%至40%之間的增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