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糧食市場調控體系 要建立與糧價政策改革配套的新型糧食調控體系,推動政策從目前的以價格支持直接干預為主導的“增產取向”,向以價補分離、市場機制為基礎的“供求基本平衡”轉型,逐步形成以政策補貼為基礎,預期引導、風險管理、儲備調控、貿易補充等工具相結合的新型調控體系。在糧食供給緊張時,采取綜合支持措施既“保供給”也“保收益”,統籌發揮進口貿易的積極作用,提高國內有效供給水平;在糧食供給相對寬裕時,要弱化價格政策作用,以補貼政策“保收益”為基礎,重點管理好生產,嚴控進口,實現國內供需基本平衡。具體政策工具和調控機制包括:實施糧食產能補貼,建立預期管理機制,加強糧食市場風險管理,新設糧食調控儲備,嚴厲打擊走私,有效調控糧食進口。 消化糧食臨儲庫存建議 妥善解決好糧食臨儲庫存問題,既是當前推進糧價政策改革的重要保障,更是當務之急。我們建議:降價銷售是基本選項。在全球糧價低迷、國家調低臨儲價格的背景下,目前臨儲庫存糧食已經不存在順價銷售的可能。因此,要想有效消化臨儲庫存,就必須考慮降價銷售。 分類處置、分期消化。當前消化玉米庫存,要注意把握好銷售節奏,避免對當期市場形成沖擊。因此,要采取分類處置、定向銷售措施,分期、分批消化品質較差的玉米庫存。綜合考慮,處理品質較差的庫存玉米,以燃料乙醇加工較為適宜。對于其他庫存玉米,建議采取分期公開降價拍賣方式,由企業自主決定加工使用用途。劃轉部分臨儲庫存為調控儲備。建議將2013年收儲的部分玉米(建議2000萬噸)劃轉為調控儲備,實行輪換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