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份以來,國內大豆市場價格一直處于相對平穩走勢。進入今年11月份,其價格漲幅加大。據統計,國內現貨大豆價格(單位:元/噸)歷經14個月的連續上漲,到11月29日,已達到4400,漲幅高達101.83%。目前,吉林省大豆車板價格4360、龍江4380,大連港4650,廣東港4650,比前期有所回落,分別下跌40、60、50、80。而11底至今,受國內宏觀調控政策及期貨市場振蕩加劇影響,國內大豆市場行情滯漲調整,局部地區出現下跌,成交十分清淡。
一、近期大豆價格變化原因分析
1、國家調控政策影響。由于我國油脂、食品價格較大幅度上漲,國內通脹壓力逐漸升級,國家針對大豆及食油價格上漲過快開始出臺相應政策進行調控,例如“六項油料生產扶持政策”、“降低大豆進口關稅”、“拋售國家儲備食用油”、“取消大豆出口退稅”等。隨著國家調控力度的不斷加大,即便國際市場大豆繼續上漲,國內大豆價格跟漲難度也在加大,進而出現滯漲回落行情。而且國家有關部門將根據情況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的生產,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
2、進口大豆數量增加。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
11月我國大豆進口量達335萬噸大豆,較去年同期增加43%。今年1-11月,我國累計進口大豆278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8.1%。進入11月份后,我國采購進口大豆和豆油數量大幅增加,美國農業部發布報告顯示,截至11月20日,我國采購了170萬噸美國大豆和6.4萬噸美國豆油。如果考慮近期我國購買部分南美大豆,估計11月上中旬我國至少采購了200萬噸進口大豆。據預測,11—12月份進口大豆到貨量均在280—300萬噸之間。進口大豆數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市場需求緊張狀況。
3、國際原油價格有所回落。最近,國際原油價格在沖擊100美元整數關口未果后,出現回落行情,目前已經跌破90美元,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調整也對不斷高漲的大豆市場價格產生抑制作用。
4、大豆期貨價格大幅下跌。近日,受到國家財政部宣布取消84種商品出口退稅的政策的影響,大連大豆期貨價格大幅下跌,市場成交量明顯放大。截止12月18日,主力A0809合約價格以每噸4437元收盤,下跌89元。期貨價格下跌必將影響到現貨市場。
二、后期大豆市場形勢分析
從國內現貨大豆市場情況來看,一方面,本年度我國大豆供需依然偏緊,加上雙節臨近,豆油和豆粕需求增加、國際市場形勢因素將支撐后期大豆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另一方面,宏觀調控將抑制糧價過快上漲、飼料需求仍處恢復時期、大豆與玉米爭地等因素均將不利于大豆價格大幅上漲。因此,預計保持在較高價位波動將是后期國內大豆價格運行的主基調。
1、國內大豆市場供需依然偏緊。2007年,受大豆播種面積下降及干旱影響,我國大豆減產幅度較大。據預測,
今年我國大豆的播種面積為870萬公頃,比上年下降58萬公頃,降幅6.25%。預計產量為1400萬噸,比上年下降197萬噸,降幅12.32%。2007/08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為470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1400萬噸,進口大豆3300萬噸。大豆榨油量為3680萬噸,其中包含400萬噸國產大豆和3280萬噸進口大豆榨油量,比上年增加210萬噸。
2、全球大豆供應不樂觀。美國農業部預計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產量為2.2081億噸,比上年度下降6.3%,而需求總量則增長3.6%,達到2.3328億噸。期末庫存大幅下降20.5%,為5075萬噸,其中,美國大豆產量為7061萬噸,比上年下降18.6%。雖然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增產,但不足以抵消北美及中國大豆減產量。
3、飼料消費拉動尚處于弱勢。今年以來,由于受禽流感以及生豬藍耳病疫情影響,國內飼料需求增長緩慢。盡管我國豬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但按照畜禽飼養周期規律,飼養業徹底恢復尚需時日。同時,大豆下游產品豆粕作為飼料消費主要原料,受大豆價格大幅上漲影響,消費也有所降低。處于補欄生長期的仔豬對飼料消耗相對少,也間接對大豆消費產生影響。
4、種植結構調整因素。從今年情況看,大豆價格漲勢明顯強于玉米,受比較效益影響,明年大豆種植面積有望增加,近而預期大豆產量增加,市場供給狀況有望改善,也將對遠期大豆市場價格大幅上漲產生抑制作用。
5、宏觀調控措施將抑制價格過快上漲。今年以來,國內農產品價格大幅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明顯。12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顯示,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6.9%,其中油脂價格上漲35.0%。國家已陸續出臺多項政策措施抑制物價過快上漲,諸如“降低大豆進口關稅、進口豆油、增加油脂生產補貼、增加小麥拋售數量、在銷區集中拋售中央儲備玉米”等措施已開始實施,最近國家財政部又宣布取消大豆等84種商品出口退稅,顯示國家對糧油產品市場調控力度正在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