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東北玉米(1743,-1.00,-0.06%)減產已成定局,2009年是近年來最有利于做多的一年;且技術形態也相當完好。目前來看,四季度玉米漲勢未盡。”部分“第三屆國際玉米產業大會”參會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從大連玉米期貨走勢可看出,8月期價屢創年內新高,8月31日收于前8個月最高點1770元/噸。同時,整個8月份玉米期貨成交773.8萬手,較7月份激增78%,占2009年1-8月成交額的32%。 東北減產奠定長牛格局 據大商所不久前組織的東北玉米考察團了解,去年吉林省玉米豐收,總產達2100萬噸左右,但預計今年減產三成以上,即減產幅度將在700萬噸左右。其中松原地區最為嚴重,減幅應在30%-40%,局部地區可能達到50%以上。 此外,減產預期大幅提升農民惜售心理。去年國家東北產區啟動4000萬噸玉米托市收購計劃,在吉林省的玉米收購價格為1500元/噸。今年政策層面曾多次表示將繼續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令農民對今年玉米價格產生更高期待。渤海期貨分析認為,自2004年以來,玉米市場已多次在收獲季節上演反季節漲勢,其中農民惜售是主要因素。“去年國家在東北產區啟動4000萬噸收儲計劃,今年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表示將繼續提高糧食收購價格,令農民對今年的玉米價格產生更高期待。”該機構認為,產區發生的旱情加重了農民的惜售心理,在新糧上市初期農民惜售在所難免。 而且,去年國家收儲導致貿易商基本退出市場,今年產區的旱情有目共睹,東北產區玉米減產令市場對后期玉米走勢較為看好,不少貿易商表示不會錯過入市良機,將積極參與收購。不少與會代表認為,在農民惜售及收購企業積極入市收購的情況下,如果國家繼續啟動收購計劃,產區可能形成“搶糧”局面,將推動玉米價格快速上漲。 中糧集團總裁助理岳國君在會議間隙向記者表示,預計今年全國玉米產量將因干旱而較2008年的1.6億噸減少1,200萬噸,或7.5%。 大會贊助商之一的銀河期貨還表示,豬肉價格持續上漲利好包括玉米在內的飼料需求的恢復。本年度豬肉價格經歷了觸底反彈的過程:從年初直到6月中旬持續下跌,養殖業虧損,信心遭到重創。為穩定市場、提振價格,國家發改委開始實施對生豬收儲的計劃。政策利好推動豬肉價格開始反彈,直到雙節之前仍會保持強勢,飼料用玉米價格也將得以提振。 短線防范高位調整 也有不少市場人士提醒,目前國內玉米價格已經漲至歷史高位,后期需要注意回調風險。一方面,由于國家仍掌控了非常充足的庫存量,對價格的調控能力仍是主導市場的主要因素,不久前已經開始增加了臨時存儲玉米的投放量,同時針對近期肉蛋價格上漲,發改委要求各地切實加強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價格監管,也可以視為一個政策信號;另一方面,進入9月份新玉米陸續上市,對市場沖擊不可忽視。 匯鑫期貨公司副總經理馬法凱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到目前為止,國儲玉米拍賣已經進行了9次,計劃拍賣2,102.23萬噸,總計成交量為1,090.25萬噸,成交率為51.86%(由于跨省移庫拍賣量及成交量較小未計入統計)。此外,國家還對東北地區一定規模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定向銷售580萬噸國家臨儲玉米,并提供一定補貼,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企業生產壓力,也加大了市場供給。9月15日國家對跨省移庫玉米進行銷售,但成交情況并不理想,市場產生一定觀望情緒。主要原因還是市場對國儲拍賣價格難以接受。因此,在玉米現貨市場國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玉米價格走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