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豬無毒,窩窩好豬 ——膽汁酸解救霉菌肝 近年來,豬群疾病頻頻發生,豬群抵抗力低,生產性能下降的問題降低了養殖者的養殖效益,并且困擾著養殖一線的服務者,更多的新藥投入使用,更多的新疫苗進入免疫程序,但是對豬群疾病的控制并沒有改善!在中國如此巨大的養殖區域內,各地豬群發病狀況十分相似,明顯不符合傳染性疾病的規律。我們在對豬群疾病的控制方面陷入了一個誤區,過度的重視傳染性病原,大力度的在做生物安全,“對補救性措施樂此不疲,對根源性問題視而不見!”。養殖動物面臨的基本問題就是環境、營養(飼料)!作為飼料原料中使用最多的玉米,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霉菌毒素問題!
糧食主產區主要霉菌毒素的污染平均值(ppb)
飼料中的霉菌毒素對豬只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霉菌作為真菌的一種,其分泌的毒素是因為霉菌受到外環境脅迫而產生的低分子量的次級代謝產物,對人和動物具有明顯的毒性作用。豬對多種霉菌毒素高度敏感,往往低劑量即可導致豬只出現明顯反應!飼料中往往是多種霉菌毒素同時污染,各種毒素之間還具有累加或協同效應!
以黃曲霉毒素為例,黃曲霉毒素 ( aflatoxin,AF) 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被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癥研究機構劃定為一類致癌物。已發現的AF 約20 種,其中黃曲霉毒素 B1 ( AFB1) 因毒性最強、分布最廣、危害最大而被列入一級致癌物。AFB1主要具有肝毒性效應,因為其主要的代謝在肝臟部位,肝臟對AFB1 解毒就是其代謝的過程,同時肝臟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害。多數霉菌毒素侵害肝臟,致使肝功能下降,肝臟腫大,膽汁分泌減少,導致飼料中蛋白質和脂肪利用率下降。另外霉菌毒素致使膽道或膽管上皮受損,直接影響膽汁酸的肝腸循環,導致血清膽汁酸增多,膽汁變濃,流入小腸的膽汁流減少,膽流阻滯,發生膽汁淤積。
肝細胞脂肪變性,透明變性,水腫乃至壞死;肝細胞膜崩解,其膜碎片進入血液循環,在肺臟被肺血管巨噬細胞吞噬,釋放中性粒細胞激活物,改變了肺泡毛細血管通透性,導致肺水腫。毒素引起主動脈壓下降,肺血管收縮,肺動脈壓升高導致心衰,從而加劇肺水腫的發生!飼料中額外添加膽汁酸可以排出肝臟中的毒素,保護母豬肝臟。 一是可以使血清、肝和膽內的鵝去氧膽酸濃度升高,使膽汁的親水性增加而減少對細胞的毒性;二是膽汁酸作為一種排泄液,可以有效的清除肝臟內蓄積的毒素;三是膽汁酸可促進肝細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膽汁,使膽道暢通,消除膽汁淤滯,起到利膽作用。膽汁酸保護肝細胞、利膽的角度顯著緩解了霉菌毒素的臟器損傷,在生化指標、組織學表現和臨床癥狀有較好的體現。 在現場使用中,長期添加膽汁酸的母豬群,生產性能、使用年限、仔豬健康狀況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文章是山東龍昌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www.lcdzs.cn)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zjtoo_副本.jpg (105.42 KB, 下載次數: 8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1-3 11:14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