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四天高強度的,系統營養學師資力量培訓班。我好像懂了一點營養學的最新理念,用一句話概括起來就是:把營養還原生理學
趙勝軍師兄在豬系統營養學研究提到三大營養物質的,生糖總量。是以葡萄糖作為當量單位,來代替能值。
今天晚上來到煙臺,見面了老朋友,又討論到能值問題,把能值用人民幣來表示。盡管,你有很多錢,但是在災年,并沒有用,我們還是需要食物。我們需要的不是錢,是食物,動物需要的不是千卡或者焦耳,是能量載體物質。
由此聯想到,不同的生理過程,需要的能量原料也不同,比如常規,我們都需要葡萄糖,參與3-羧酸循環釋放能量。但是分娩的時候有可能使用氨基酸來釋放能量(有限的葡萄糖耗完之后,就是氨基酸,因為產程實在太長)。腸道粘膜有可能需要中鏈脂肪酸。或者脂肪供能---因為母乳就有高濃度的脂肪含量。因為母乳的高脂肪含量,那么哺乳期需要一定量的脂肪來泌乳,脂肪就成了那個階段的最有效的生理能量載體。
盧先生提出的能量載體物質這個概念,把能量系統推進了一步,如果我們單純用千卡來表示能量,那么就像當年我們用粗蛋白來表示氨基酸需要量一樣,很不精確,無法做到精準營養,給生產造成了極大浪費。
就是還原生理學,而不是用簡單的化學值來計算營養。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