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 現有魚粉的質量內容評價與不足
1、 營養質量評價
(1) 蛋白質含量和氨基酸組成,非蛋白質氨基酸
(2) 脂肪含量與脂肪酸組成
(3) 礦物質與灰分、鹽分
(4) 未知生長因子
問題:魚粉常規營養成分含量差異很大,現有營養評價指標難以判定其生物學價值,魚粉生物學價值難以用簡單的營養指標進行評價!
建議:生物學效價評價更適合魚粉價值的評價!
2、 加工質量的評價
(1) 消化利用率:蛋白質消化率下降。
(2) 油脂的氧化程度:加工過程導致魚油氧化。
(3) 鹽分:蒸煮過程中加鹽量
問題:高溫、高濕環境下的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
如蛋白質組氨酸——游離組氨酸——組胺+游離賴氨酸——肌胃糜爛素。
過高的加工溫度,生物胺、組胺含量很低,而毒性更高的肌胃糜爛素含量更高,油脂氧化產物更多。
建議:修改魚粉安全性指標。
3、 安全質量與衛生質量
(1) 蛋白質腐敗過程與腐敗產物:TVBN不科學,可改為主要生物胺如腐胺、尸胺、精胺含量。
(2) 魚油的氧化與氧化產物的積累:酸價,增加丙二醛指標。
(3) 對魚體健康危害物質的種類與含量,可以研究增加肌胃糜爛素指標的可行性。
魚粉感官指標類型與分級
11.jpg (105.85 KB, 下載次數: 7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3 09:25 上傳
12.jpg (61.42 KB, 下載次數: 8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3 09:25 上傳
13.jpg (68.79 KB, 下載次數: 8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3 09:25 上傳
14.jpg (66.43 KB, 下載次數: 8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3 09:25 上傳
15.jpg (72.59 KB, 下載次數: 7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3 09:25 上傳
(二) 決定魚粉質量的主要因素與對策
1、 原料魚種類
(1)不同海域的海洋捕撈種類及其魚粉質量
主要海域及其捕撈種類: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海域主要捕撈種類與質量;
(2)魚加工副產物種類與質量
鱈魚、金槍魚、羅非魚、越南巴沙魚、帶魚等加工副產物
對策:按照原料和產地的細分魚粉產品種類。中國飼料原料目錄已經對部分種類進行了細分。
2、 原料的新鮮度、質量對魚粉質量的影響
(1)磷蝦與磷蝦粉:還沒有標準;
(2)海洋捕撈魚類新鮮度與魚粉質量;
(3)加工副產物新鮮度與魚粉質量;
新的魚粉質量標準中應該修訂魚粉新鮮度指標
-如改TVBN為主要生物胺指標;
-增加丙二醛等優質氧化產物指標(GB/T 28717-2012 飼料中丙二醛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魚粉衛生標準(GB13078-2017飼料衛生標準)
-考慮肌胃糜爛素等指標
(三) 魚粉等產品的生物學效價與發展趨勢分析
1、 魚粉產品在飼料中的不可替代性
(1) 無魚粉日糧在水產動物生長速度方面可以實現目標,但動物健康則存在問題。
(2) 有魚粉或海洋捕撈物產品的日糧,在養殖動物健康與生長性能同時獲得方面,顯示出不可替代性,也是目前的科學研究的缺失。
-無魚粉,低魚粉日糧對養殖動物免疫防御系統的影響,蝦更為明顯。
-無魚粉日糧對養殖漁產品風味、肌肉質量等的影響,如三文魚品質與魚粉。
(3) 魚粉等產品中未知生長因子,主要還是在對養殖動物生長性能和健康維護方面,我們是探尋這些未知生長因子還是探求其生物學效價?
2、 海洋捕撈物飼料產品對水產動物健康和品質的影響
生命起源于海洋,海洋生物產品中含有陸生動物生長、發育和健康危害所必需的成分物質/或許是魚粉不可替代性的主要原因。
(1) 免疫防御系統
(2) 抗氧化與抗應激
(3) 肝胰臟和腸道健康
(4) 對養殖漁產品的風味、肌肉質量的影響
(5) 腸道粘膜營養
3、 日糧中生物胺與水產動物生長與健康
(1) 顯著的劑量效應:低劑量對水產動物是促進生長、有利于健康的,而高劑量下則是有害的,適宜劑量的研究就是關鍵點
(2) 魚粉、魚溶漿、魚漿等產品中生物胺含量與生長、健康的研究結果
(3) 日糧組胺含量對黃顙魚生長、胃腸道粘膜結構的研究結果
(四) 以生物學效價為目標,開發新產品
海洋生物原料飼料產品的新產品開發與應用
-魚溶漿與酶解魚溶漿
-魚漿與酶解魚漿
-蝦漿與酶解蝦漿
-海藻與酶解藻漿
得到的啟發:
酶解魚溶漿等產品,已經超越了蛋白質、氨基酸的營養作用,而是更多地顯示出對魚體代謝的調控、對生物代謝的促進作用,即不僅僅是營養作用,更多地是生理活性的作用。
本文由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整理自“2018 IFFO魚粉魚油熱點討論會”上蘇州大學葉元土教授的報告內容,未經本人審核,如有紕漏,請見諒!
來源:飼料技術匯
腸舒寧微信1.jpg (153.56 KB, 下載次數: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4-23 09:27 上傳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