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6月以來,由于消費終端需求持續低迷,屠宰企業銷量不佳繼續壓低生豬收購價格,從而導致豬價繼續維持下跌調整態勢。
受現貨需求疲弱影響,6月21日午后,生豬期貨價格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當日收盤,主力合約LH2109報16735元/噸,跌幅6.79%,盤中觸及16710元/噸,跌破年內新低,二季度跌幅已達36%。
伴隨著豬價走低,A股豬肉板塊也是跌跌不休。尤其是前期一直堅挺的“豬茅”牧原股份,牧原股份報收于54元/股,跌幅達5.51%,為連續第7日下跌,創年內新低。
分析師稱生豬養殖6月進入全面性虧損
據記者了解,由于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年底,生豬養殖利潤豐厚,這使得整個產業對于價格下跌的容忍度提高。不過,截至目前,生豬養殖產業已經進入全面虧損階段,如果豬價持續低位,將倒逼產業出現部分能繁母豬產能的退出,從官方數據來說,市場人士建議關注6、7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的環比變化。
從高頻數據來說,業內人士建議關注每周的生豬出欄均重,初步認為臨界值是126公斤/頭。一旦上述2個信號同時出現,豬價會有所反彈。但是,考慮到消費的季節性以及凍品庫存高企,多因素共振推動豬價回升的最佳時間點或許還在9月底以后。
對養殖戶來說,每頭豬多養四個多月,體重增加240斤,至少增加2000元飼料成本,收入還下降2000元/頭。壓欄不僅影響養殖戶收入,更是影響豬肉供應。 中信期貨分析師李興彪表示,從生豬價格變化對不同養殖群體的影響來看,生豬價格走弱有利于屠宰行業,首先屠宰行業賺取從“出欄豬-豬肉屠宰銷售”部分的利潤。生豬屠宰利潤=屠宰出肉量*豬肉單價-生豬購置成本-屠宰費用 -其他成本。而屠宰量越大,其屠宰成本固定成本攤銷越低。
不過,對于目前的豬肉價格,布瑞克咨詢研究總監林國發對記者表示,當前豬價分化大,標豬在6.2-6.5元/斤,400斤以上牛豬價格在5元/斤,即使是牛豬價格仍高于2018年末豬價。
林國發表示,4月生豬養殖企業自繁自養仍有利潤,大概在200-600元/頭,但如果大量外購小豬將面臨虧損,進入到5月外購仔豬虧損達到1000元/頭左右,自繁自養上半月小幅盈利,下半月開始虧損,全月盈虧平衡,進入6月整個產業進入全面性虧損。
按照當前飼料價格自繁自養成本在7.5-8.5元/斤,250斤出欄體重,虧損在400-700元/頭,而如果是2月中外購小豬,養殖至今體重在300斤左右,虧損達達到1500-2000元/頭。與此同時,進入2021年以來,隨著豬肉價格持續下滑,生豬養殖龍頭利潤開始下滑,而市場中的各大基金機構,已經開始做出調整。
根據中泰證券的研究報告,隨著豬價不斷下行,基金在生豬養殖板塊前十配置的公司數量,占比明顯呈現遞減趨勢。
作為生豬養殖行業的龍頭企業,新希望在發展峰值的時候,基金持有新希望股份共計17436萬股,但是到了2021年一季度末時,基金持股已經減少至771萬股了。隨著各大基金紛紛逃離生豬養殖板塊,生豬養殖企業的股價也隨之動蕩,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龍頭企業,股價集體走軟。端午已經過去,但是今年的端午節,豬肉并未出現“逢節必漲”的情況。接連下探的價格,也讓養殖戶和豬企心生膽寒,市場中流傳的“5元豬肉”,或許真的要來?
生豬期貨進入尋底階段?
面對豬價的跌跌不休,6月21日,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發布倡議書顯示,豬價下行階段不要恐慌,更不要以賭博心態安排生產。倡議書稱,市場的力量是強大的;希望大家多關注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的生豬生產和市場數據,按照正常生產計劃有序出欄,在價格下行階段不要恐慌,更不要聽信謠言,以賭博心態安排生產。
優勝劣汰是市場法則,5月份生豬養殖的虧損面為9.7%,一些優秀的養殖場能把成本控制在每斤6元以內,這說明行情不好到時候也有賺錢的。倡議書建議加快淘汰低產母豬,特別是淘汰留作種用的三元肥豬,提高母豬繁殖效率,提高飼料轉化率,增強競爭力。
據了解,目前全國養豬行業已陷入深度虧損。生豬價格下降的同時,飼料成本卻有所上升,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行業虧損情況。根據農業農村部數據,6月上旬,全國豬肉平均價格為24.31元/公斤,較2月上旬下跌超過85%;生豬價格跌至16元/公斤左右,較去年同期也跌去一半。 此外,牧原股份在近期機構調研中表示,一季度公司的季度商品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6元/kg左右,從4月份開始,隨著產能釋放和在群成績提升,整體的養殖成本有下降趨勢。通過內部管控,將2021年全年度成本目標控制在14元/kg以下。
布瑞克咨詢研究總監林國發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豬價走低,豬肉價格也跟隨下降,消費者受益,另外豬價下跌幅度大于豬肉價格下跌幅度,豬價暴跌,屠宰企業順勢壓價,屠宰利潤增加??偟膩碚f豬價暴跌除了消費可以不再吃高價豬肉外,屠宰企業和零售企業也在豬價下跌中獲利,其中零售企業獲利比例最大。
從企業角度來看,提高效率,不壓欄,不賭行情,并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套保,可以確保企業獲得正常養殖利潤,6月初牧原開始銷售生豬基差,當時盤面價格在20000上方,銷售基差同時必然伴隨盤面賣出套保。按照當時還價格套保,目前企業仍有較高養殖利潤,每頭有500-800元利潤,具體基差銷售量多大,目前還不清楚。
此外,林國發表示,從成本角度,6-7元/斤豬價獲得支撐,但目前市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比例生豬壓欄,當前牛豬還有多少,氣溫升高,牛豬壓欄難持續,不計成本拋售仍還存在情況,不宜直接討論豬價何時是底部,當前盤面仍高于現貨4000元/噸情況,盤面趨勢仍會下跌,及時短期豬價不再進一步普遍性殺跌,但局部仍會殺跌情況,盤面有跌至16000一線要求。
對于未來豬價何時見底,李興彪表示,需要從兩個角度去考慮,一個是供需關系扭轉帶來的價格轉折,第二是政策調控帶來豬價拖底,當前豬價下跌歸因于幾個原因、產能的恢復、二次育肥提高均重、進口增加,消費習慣轉變導致需求降。
從供需角度看,產能仍在持續恢復中,后期供給量難有明顯下降,供需關系改變僅靠寄希望于季節需求增加扭轉難度較大,但需求改善會對豬價形成一定程度支撐,二是,政策角度看,隨著生豬價格的持續下跌,豬糧比進入預警區間,不排除觸發收儲,從歷史回顧看,收儲能夠在短期內有效提振豬價,帶來豬價反彈,后期需關注收儲量和收儲力度。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