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8月15日,第十八屆中國羊業發展大會在內蒙古包頭市隆重召開。 內蒙古青青草原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路乃為董事長受邀分享了“規模化羊場的未來發展與創新布局”主題報告。路總的報告分為5部分,分別為“中國畜牧產業的價值”,“肉羊產業與肉雞、肉豬產業的異同”,“周期性”,“失敗的主要原因”及“全產業鏈思維”。下面是畜牧人網站小編線上學習整理的報告內容。
1.png (154.76 KB, 下載次數: 1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09:49 上傳
1、中國畜牧產業的價值
1.1 牧原的成長史
1992年11月,秦英林總經理攜夫人錢瑛辭去公職回到家鄉,從22頭豬開始養起;1994年,規模擴大到2000頭;1997年,出欄商品豬10000頭;2000年,河南牧原第二分場水田場場(年出欄商品豬8萬頭)建成投產。 2020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中,秦英林位居第43位(馬云第17位,李嘉誠第34位)。即創業28年,秦英林做到了財富世界排名43位。 1997年,牧原出欄商品豬1萬頭,全國豬肉產量為3596萬噸。2020年,牧原出欄商品豬1800萬頭,全國豬肉產量為4000萬噸。1997-2020年,全國豬肉消費量增加了11%,而牧原出欄量卻增加了1800倍。十三年來牧原出欄商品豬數量的巨增,不是中國豬肉消費數量增加的結果,而是肉豬生產散戶退出的結果。 路總介紹,牧原成功的四大因素為時間(1992年)、地點(中國)、行業(養豬業)及人物(秦英林)。如果保留一個因素不變,改變其他三個因素,如將時間提前或推遲幾十年,將地點換為菲利賓、柬埔寨、比利時等,將行業換為自行車加工廠、酒廠、印刷廠等,都很難實現“創業28年財富排名43位”的佳績。
1.2 中國畜牧產業的價值 中國畜牧業是一個“創富的行業”。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人口基數,可催生一大批世界級的農牧企業。只要與民生有關的產品,中國產量都會是世界第一。目前,國內家電、手機、汽車等產業發展迅速,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也誕生了(或正在誕生)世界上最好的家電、手機、汽車企業,農業企業也正在發生這種變化。之前處于世界前列的農業企業都在美國或歐洲,2018年溫氏集團肉豬出欄量首次超過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這標志著中國的農業企業正式登上世界前列,預計將來世界農業企業的前幾名都會是中國的企業。
2.png (181.91 KB, 下載次數: 11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09:49 上傳
在中國農業結構巨變的過程中,會催生一大批世界級農業企業,禽產業是這樣,豬產業是這樣,中國肉羊產業也是這樣。目前,中國肉羊產業開啟了“散戶退出”的過程,即放羊老漢的兒子不會再放羊了。
1.3 中國肉羊產業價值 下表列出了中國前8名養豬企業最近幾年,商品豬出欄量情況。8大豬企(溫氏、牧原、正邦、正大、新希望、中糧肉食、天邦、雛鷹)2015、2016、2017、2018年商品豬出欄量占全國出欄量的比例分別為3.47%、4.31%、5.78%和7.33%。2021年,牧原股份一家的出欄量占到全國出欄量的7%左右。在肉雞產業,溫氏集團一家的出欄量就占到全國的10%。路總介紹,年出欄300萬只肉羊的企業可占全國肉羊出欄量的1%,相當于得擁有100萬只基礎母羊。
3.png (291.03 KB, 下載次數: 10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09:49 上傳
以上數據說明肉豬產業、肉雞產業已經高度集約化了,個人創業已經進不到肉豬、肉雞產業了。在目前中國的畜牧產業中,個人創業與農戶養殖唯一能進入的行業就是肉羊產業了。當前,中國肉羊產業正在出現牧原股份創業時的“散戶退出”的機遇期,故在將來的中國肉羊產業中,也會出現肉羊產業的“牧原股份”,也會出現肉羊產業的“秦英林”。
4.png (472.08 KB, 下載次數: 1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09:49 上傳
2、肉羊產業與肉雞、肉豬產業的異同
2.1 肉羊產業無西方的“老師”
養殖、飼料、屠宰是農牧企業的三個利潤來源。肉雞、肉豬產業化所需的品種、養殖技術、飼料配方源頭均來自于歐美,而肉羊產業則無此“老師”。國外肉羊產業是草地畜牧業,而中國則是農區畜牧業+草地畜牧業。中國肉羊產業化是農區(或農牧結合帶)舍飼,而國外肉羊產業基本沒有“舍飼”,與舍飼相關的肉羊品種、養殖技術、飼料配方均沒有西方的“老師”。 相對于肉羊產業,肉雞產業、肉豬產業的育種、營養體系都已經非常成熟。所有上市公司養殖品種廣義上講都是“一個品種”,即雜交育種品種(無地方品種)。這種成熟品種在造肉成本上大大優于普通的地方品種。地方品種的鴨苗需6個月達到上市體重,而雜交品種(如櫻桃谷鴨)僅需40天。一個品種可成就一個產業,不僅養殖業如此,種植業也是這樣。肉雞、肉鴨、肉豬為什么能集約化生產?路總認為,主要原因是品種好,優良的品種相當于農業的“芯片”。如果沒有“櫻桃谷鴨”這個芯片,不會有中國現在的肉鴨集約化生產。
2.2 繁殖放大比例 肉雞、肉豬、肉羊產業父母代繁殖比例分別為1:200、1:25、1:2.5,這表明一只種雞、一頭種豬、一只種羊的硬件投入分別由200只雞苗、25頭仔豬及2.5只羔羊來分攤。這種繁殖放大比例的區別及固定資產投資特征,決定了肉羊產業發展模式只可以是適度規模、公司加農戶。
5.png (133.66 KB, 下載次數: 11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09:49 上傳
3、肉羊產業的周期性 周期性是由“從誕生一只母羔到這只母羔貢獻出肉”的時間延后造成的,肉羊產業的周期為7+5+7=19個月。例如,2015年初毛羊7-8元/斤,2020年底達到最高點18-19元/斤,而目前已降到11-13元/斤。這就是產能過剩問題,只有大量散戶淘汰母羊才會出現轉折點。
4、規模羊場失敗的主要原因 路總主要介紹了兩個原因: 1)引種; 2)沒有信息化主導下的生產。
應從規模羊場引入生產性能優良的種羊,而不能隨便從散戶手里購買種羊。信息化主導下的生產指標了解不同生產數據的經濟意義,如下表列出了肉羊生產周期與年產羔數。從表中可以看出,生產周期顯著影響年產羔數,即顯著影響養殖利潤。
6.png (280.99 KB, 下載次數: 12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8-24 09:49 上傳
5、全產業鏈思維 資本在成熟的生產中,才能轉化成效益。在全產業鏈布局上,路總指出應注意以下幾點: 1)育種方向應兼顧繁殖率、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和屠宰率; 2)自繁自育模式可對抗行業周期性,特別是行情低迷時; 3)料肉比; 4)錢肉比。
版權申明:筆記記載,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專家版權。感謝路乃為董事長的精彩分享,感謝會議主辦方中國畜牧業協會羊業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