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植物在畜牧行業的開發利用潛能如何?目前利用程度如何?
人們通常所說的海洋蔬菜即指海藻,它是生長在海洋里的低等自養植物,包括南極冰藻、海帶、海苔、紫菜、裙帶菜、鹿角菜、羊棲菜以及石莼、石花菜等。就目前發現的上萬種藻類植物中,可供人類食用的約有70余種。陸地經千萬年地表水的沖刷,地表礦物元素流向大海,又由于光合作用,海藻把海洋里各種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因而,海藻內含有陸生蔬菜所設有的植物化合物,由于海藻營養豐富又具有保健作用,因而又被人們譽為“長壽菜”。古羅馬人曾利用海藻的自然顏色制成各種色素,夏威夷當地的居民用海藻醫治胃痛,而航海家們常用海藻來包扎傷口。在島國東瀛,婦女產后的第一碗湯就是海帶湯,因為日本人頗為相信海帶的食療滋補作用。 海藻中的蛋白質含量在8%~15%之間。淡水藻中的小球藻,其蛋白質含量達50%,比小球藻大100倍的螺旋藍藻,其蛋白質含量達68%,這都是陸地蔬菜所無法比擬的。從氨基酸構成看,海藻賴氨酸和色氨酸偏低,而蛋氨酸的胱氨酸極其豐富,一般動物性食品缺乏后兩種氨基酸,所以和動物性食品搭配食用可起到互補作用,從而大大提高蛋白質的生物價值,有助緩解現代人的酸性體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而胱氨酸、谷氨酸的甘氨酸可合成谷膠甘泰,具有緩解細胞衰老的作用。因而,常食用海藻食品可使干性皮膚富有光澤,油性皮膚改善油脂分泌,維護上皮組織健康生長,減少色素斑點。此外,海藻還含有豐富的精氨酸,精氨酸是強精物質,人體精子中所含氮量的75%來自精氨酸。 海藻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達50%~60%,其中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如褐藻酸、甘露醇、昆甘醇,巖藻多糖等。海帶褐藻中含有褐藻酸鈉,經過專家研究發現,具有明顯的降壓效果。還有人把海帶根干品用于治療高血壓,經實驗證明,可降低血脂、膽固醇。人們發現海藻中所含的巖藻多糖是海藻獨特的粘液成分,為陸生蔬菜所沒有的。巖藻多糖具有肝素的活性,有阻止運動紅細胞凝集反應的作用,可防治因血液粘性增大而引起的血壓上升。日本曾用10種食用海藻做抗腫瘤實驗,實驗結果表明,6種食用海藻有抗白血病的效果,這其中抗腫瘤的主要成分就是褐藻膠。 海藻最具有保健作用的成分是富含無機鹽類,這是陸地蔬菜望塵莫及的。如每百克紫菜含鉀為1640毫克,經常食用可有效地調節血液酸堿度,保持體液酸堿平衡。每百克海帶含碘為2400微克,分別是肉類的2600倍,牛奶的20000倍;而每百克海帶含鈣為1341毫克,是肉類的200倍,牛奶的13倍;其含鐵量為150毫克,是肉類的4倍,牛奶的130倍,這些對于預防甲狀腺腫大,防治軟骨病、佝僂病、骨質疏松癥以及缺鐵性貧血癥。都是理想的食療佳品。 由于海藻富含多種生命活性物質,如多糖、高不飽和脂肪酸、牛磺酸、類胡蘿卜素、甾醇及海帶氨酸等,無論是作為日常食物,還是提取活性物質作為藥品,海藻對人類都有著極大的好處。因為它熱量低,而且含有大量纖維素,食用少量后即有飽脹感,因此海藻可以作為肥胖病人的減肥食品,具有奇特的減肥功效,正如唐代孟詵的《食療本草》中載:“海藻下氣,久服瘦人”。因為海藻不含糖分,還可以作為糖尿病人的充饑食品;另外海藻作為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保健食品也有極好的保健效果。海藻中含有的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鋅硒、鈣等,都與人體的生理活動有著密切聯系,其中的硒元素經研究發現,可有效阻斷癌細胞的代謝,抑制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人體心血管、乳腺等發病率降低,因此人們應養成食用海藻的飲食習慣。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海藻,咸能潤下,寒能泄熱引水,故能消瘦瘤、結核、陰潰之堅聚。”海藻中還含有較多的水溶性纖維,因此膳食纖維豐富,是一種天然的堿性食品,對清理肺部及腸道毒素、排除體內垃圾有特效。經常食用可平衡體內環境,保證排泄暢通,從而減少有害特質在人體內過多的積聚,對于防治便秘有明顯效果。 近年來,人們不斷地從海藻中發現具有防癌、抗細菌、抗病毒、抗凝血的物質,并已開發出以藻類為原料對胃潰瘍、糖尿病、心血管病、腺癌等具有療效的多種藥物。 海洋植物的細胞壁與陸地植物不同,木質素少易被消化吸收;含碘豐富,可用于發展特色畜牧業,如生產高碘雞蛋,比普通雞蛋高出幾十倍,可軟化血管降低膽固醇,祛痰,深受老年人歡迎。
海藻不易發霉,吸水率高,能吸附霉菌毒素,還含有未知促生長因子,能做為天然防霉劑,霉菌吸附劑,促生長劑等。它與含水率高的飼料混合后能降低飼料含水率,防止發霉。
海藻可在退潮后的海灘上大量收集,也可出海打撈,用海水洗凈后粉碎即成商品,成本很低。
目前,此領域在我國還處于真空狀態。望有識之士前來開拓,造福中國畜牧人!!!
[ 本帖最后由 高輝 于 2008-3-20 12:5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