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些兔場大腸桿菌病的發生率很高,給兔場造成了損失。一些兔場使用大腸桿菌疫苗進行預防免疫,但效果并不好。
從養殖戶的生產實際和我們對兔病的一些研究試驗的結果看,大腸桿菌病的發生往往與家兔的飼養管理、家兔體質以及其它疫病的發生緊密相關。
我們對一些大腸桿菌病例進行了病原分離和致病性研究,從結果來看,一些家兔雖然有大腸桿菌的感染,但這些大腸桿菌株并不具有對家兔的致病性,不能再次重現病例。
我們從受到兔瘟以及巴氏桿菌人為侵襲的家兔中發現有大腸桿菌病例的發生,但是分離的大腸桿菌對家兔沒有致病性。
這說明大腸桿菌病的發生可能與兔瘟或巴氏桿菌病也有一定的聯系,或者說家兔因為兔瘟或巴氏桿菌病的影響,造成體質下降,因而非致病性大腸桿菌侵入。因此,對一些重大疫病的防疫顯得更為重要,是疫病防疫的根本。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