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陳安世 于 2009-1-7 09:45 編輯
肉用種鴨開產前期的八項注意
肉用種鴨的開產前期(也叫育成期末產蛋期初),一般是從17--25周齡,產蛋率達到10%--30%這一階段。這段時間是種鴨從育成期向產蛋期過渡的重要時期,關系到產蛋期的成敗。為此,在飼養管理上要特別注意以下八點:
一、選留種群要嚴格
高產種鴨群的要求是:精神活潑、體質健壯、體重適宜、生長發育良好、均勻整齊;種公鴨的選留還應注意腿、腳、趾挺直,將腿脛較長且體型較好的公鴨留作種用。對于體型過大、過小、殘、弱種鴨,一定要淘汰。對母鴨的選留是絕不可“見母就留”,否則會造成鴨群均勻度差,個體大小分化明顯,出現較多的過大鴨和過小鴨,這樣,一方面影響開產的一致性和種鴨生產性能的發揮,另一方面過大鴨采食過多易肥胖,致使腹脂過多和肛門周圍組織彈性降低,使產蛋后外翻的泄殖腔難以復位或復位時間過長而被淘汰,過小鴨因營養不良身體瘦弱,導致體成熟推遲,體成熟和性成熟不同步。同時,在交配過程中容易被公鴨啄傷或因不堪重負而發生腿疾,甚至死亡,造成經濟損失。因此,在開產前期必須對種鴨群進行嚴格的選留。時間上一般在17周齡進行。
二、合理調整日糧配方
種鴨從17周齡應逐步調整日糧配方,適當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使其營養水平介于育成期與產蛋高峰期之間。這樣既可保證母鴨的卵巢和輸卵管迅速發育,鴨體內有營養儲備,又可確保母鴨的適時開產。在生產中,可將育成期料與產蛋高峰前期料按比例混合,用2—3周時間過渡,逐步增大開產前期種鴨的營養供應,當產蛋率達10%--30%后,完全改為產蛋高峰期飼料,(也可用開產期前期料,一般的蛋鴨料。)這樣不僅能使母鴨有足夠的體內儲備和適時開產,而且還控制了飼料成本。
三、認真補充人工光照
光照對種鴨的繁殖機能影響極大,增加光照能刺激性激素分泌,可以調節后備種鴨的性成熟,促使母鴨同步開產。因此,開產前期的光照控制十分重要。一般在17--18周齡時,結合公母鴨體重情況,將光照時數逐步增加到17 小時,以后采取恒定光照方案,光照強度要保持在每平方15--20勒克斯。通過人工補充光照,促進公母鴨的性成熟,使體成熟和性成熟盡可能地同步。切不可因考慮用電成本和停電應激等因素,而不執行光照制度,那樣將導致種鴨生產的失敗和巨大的經濟損失。
四、嚴格控制飼料投放量
開產前期飼料喂量的增加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一般在23周齡前均要對種鴨進行稱重,可根據公母鴨體重情況按每只鴨每周增加5--10克的幅度供料,以誘導鴨群盡快提升產蛋率。在生產中,絕不可為片面追求開產時間的提前和初產蛋的重量,在開產前期迅速增加飼料,這樣是拔苗助長,事得其反,勢必影響整個產蛋期的經濟效益。一是開產過早加上初產蛋過大,母鴨容易造成脫肛;二是種鴨體成熟和性成熟不一致,尤其是公鴨,雖有性欲,也進行交配,但其精液品質較差,受精率和孵化率都較低;三是開產過早的母鴨群容易早衰,產蛋高峰期持續的時間比正常的要少2--3周;四是有“翻毛”現象,可推遲開產近兩個多月的。因此,合理控制開產前期飼料喂量的遞增對養好種鴨十分重要。
五、早裝蛋窩,調教鴨群,減少窩外蛋
種鴨產蛋有很強的定巢性,在開產前期必須對母鴨進行適當調教,切實減少窩外蛋。從17周齡開始安裝產蛋箱進行誘導,每個產蛋箱供3--4只母鴨產蛋用,避免母鴨等窩、爭窩,相互干擾而造成窩外蛋增多。產蛋箱底部要鋪好墊料,并優于地面墊料,這樣才有競爭性地把母鴨吸引到產蛋箱內產蛋。開產初期要及時拿走窩外蛋,以免其他鴨在此產蛋。避免強光直射,鴨喜歡在光線昏暗的地方產蛋,同時要保持環境安靜,尤其是在鴨每日集中產蛋的時間(凌晨2:30--5:30),避免各種應激而造成地面蛋的增多。
六、嚴控種公鴨“掉鞭”
在母鴨剛開產時,青年種公鴨因頻繁交配易發“掉鞭”(陰莖脫出)現象,若不及時收進去,一是因污染發炎、二是因其是紅色被其它鴨子追啄受傷發炎,這兩種原因都會致種公鴨作廢。要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一是要公母并群要合時,根據種群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早合群,一般在16—17周時進行;二是要盡可能地按不同的飼養模式來確定公母比例,水養的♂:♀為1:5.5—6;旱養的♂:♀為1:5—5.5;三是要把公母鴨按體重的大、中、小分別對應配置;四是盡可能地讓鴨群在水中交配(旱養的可設嘻水池);五是發現“掉鞭”的公鴨要及時抓出來,用來蘇爾或典酊清洗并隔離養殖,若已發炎,只有淘汰掉。
七、慎防母鴨脫肛
脫肛是指種鴨輸卵管或泄殖腔翻出肛門之外,初產母鴨易發此病。主要原因是:產蛋母鴨飼養密度過大,母鴨過肥,母鴨開產后喂料量驟增,日糧中蛋白質含量過高,維生素A和維生素E缺乏,光照不當,母鴨產蛋后的突然應激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因素如輸卵管炎、泄殖腔炎癥等。在生產中,脫肛鴨一般無治療價值,因此,在預產期一定要根據實際飼養情況切實預防母鴨脫肛。保持鴨舍環境的安靜,控制母鴨體重,控制日糧中蛋白質含量及飼料喂量,執行合理的光照程序等。
八、操作程序化規律化
種鴨在開產前期,其生理上發生了很大變化,要經過一段時間逐步地適應。對此,養殖人員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執行,從光照時間、光照強度、喂料量、喂料次數到揀蛋次數、揀蛋時間、種鴨下水時間、衛生消毒等日常管理工作都要程序化和規律化,從而避免各種應激因素對種鴨產蛋產生不良影響。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