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再次遭遇了又一輪的下滑和頹勢。前不久,記者在甘肅蘭州市市場上看到,豬肉價格出現較明顯下降。又一輪豬市波動開始了。趕在今年春節前夕,國家發布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而用豬糧比價等數據來作為生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生豬生產再次遭遇了又一輪的下滑和頹勢。前不久,記者在甘肅蘭州市市場上看到,豬肉價格出現較明顯下降。又一輪豬市波動開始了。趕在今年春節前夕,國家發布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而用豬糧比價等數據來作為生豬生產的預警指標,則是這一《預案》的一大亮點。其目的就是要讓政府的調控手段多樣化,而指標的量化不僅是調控管理水平提高的表現,也讓各有關部門有了更科學簡明的操控抓手。
完全靠市場調節不足取記者在甘肅蘭州的一些農貿市場中了解到,飼養效益的急劇下降,讓甘肅省的許多養殖戶開始壓縮生豬養殖規模,即便是一些自繁自育率較高的養殖戶也在減少生豬存欄數量。
2007年,為了遏制全國豬肉價格過高問題,國家出臺系列政策鼓勵發展養豬,如同其他省份一樣,甘肅省大部分養殖戶積極性高漲。受自繁自育思想影響,各地市場上種豬走俏,有的地方甚至“有價無豬”。到去年下半年,一輪生豬繁殖育肥周期完成,大批育肥豬集中上市,結果引發市場豬價下跌。
記者從甘肅農業廳以及國家統計局甘肅調查總隊有關調查結果看到,去年9月,該省仔豬最低市場價390元/頭,而目前跌至250元/頭。與此同時,生豬價格也由9月的每公斤13.5元降至現在的11元。一些養殖戶擔心預期收益繼續下滑,開始控制養殖數量,而該省慶陽市部分規模養殖戶的生豬存欄量已比上半年減少近50%。
這是市場自我調節的充分表現,但任由市場調節又總是讓人感覺太猛烈。
期待政府調控提早介入早在2007年豬肉價格大幅上漲時,養殖戶們就紛紛擴大養豬規模。然而,生豬生產的周期性波動,讓總是有些消息滯后的養殖戶們措手不及。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豬多了,價又跌了。
生豬價格在跌,但生豬的飼養成本卻未必也跟著跌。來自甘肅市場的調查數據顯示,以飼養周期6個月匡算,飼養一頭120公斤的成品豬,按目前市場價格可收入1320元,除去購買仔豬、飼料及畜產品用藥等開支,純收益僅51.8元,加上人工、水電等費用,利潤十分有限,小規模養殖戶和散養戶養一頭豬甚至要虧損百八十元。
蘭州一家養殖場負責人對記者說,“為了生豬生產,政府拿出了許多政策給予支持,出現大起大落時,政府都會進行調控,但這樣的調控應當更早介入,讓我們更早判斷是否投入或投入多少,而不是當損失發生了才知道后悔!”
事實證明,任由市場自我調節是不行的,還需要政府用有形之手進行調控,而調控的手段必須靈活、實用、長效。
調控引入量化指標養殖戶們終于迎來一個利好消息。經過一段時期的醞釀,趕在今年春節前,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部委聯合發布了《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暫行)》。按規定,今后,豬糧比價將作為生豬生產的預警指標。
按照《預案》中所設定的量化指標,當豬糧比價低于9∶1時,可分為四種“色區”:綠色區,即豬糧比價在9∶1-6∶1之間,表明生豬生產和價格處于正常情況;藍色區,即豬糧比價在6∶1-5.5∶1之間,表明生豬價格輕度下跌,政府要及時向社會發布預警信息;黃色區,即豬糧比價在5.5∶1-5∶1之間,表明豬價中度下跌,政府將加大商業儲備;紅色區,即豬糧比價低于5∶1,表明豬價嚴重下跌,養豬出現嚴重虧損,國家將對養殖場(戶)發放飼養補貼。
“引入量化指標,就使我們有了更科學簡明的調控抓手,而非以前只能進行籠統的模糊式管理。根據這一數值區間變化,我們可以提早介入制訂應對策略。”甘肅農業廳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信息顯示,目前的豬糧比價為8.5∶1,這表明我國生豬市場處于正常狀態。今后,這樣的數據信息發布將會成為一種常態。由于《預案》實施尚只有一個多月,其究竟能為我國的生豬生產發揮怎樣的指導作用,我們還將拭目以待。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