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性有多大?憑借多年敏銳的商業嗅覺,劉永好顯然已經提前找到了答案。
在劉的部署中,立足農業是新希望(000876.SZ)抵抗風險的關鍵。“對于農業主業來說,會繼續加大投資,從傳統的農業企業,向大農業產業中的服務型企業轉型,為農戶提供技術、組織、金融、信貸、保險、市場、組織加工環節的服務,實現大農業產業化的夢想。”3月26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向本報記者獨家透露。
為了配套農業產業化轉型,“新希望將做出一系列產業結構調整,壓縮房產等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產業,收縮戰線,將資金抽調到大農業產業化建設當中來”。
劉永好的藍圖
“目前,中國有8億多農民,有超過2億的耕種單位,以4人一戶做一個耕種單位計算,目前的狀況是每戶有一頭牛,4畝地,幾頭豬,十幾只雞。這種格局根本就不利于中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劉永好告訴本報記者,由此,企業需要探求一種產業化發展農業的新思路。
根據劉永好對未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部署,新希望集團主要將面對3個方面的主題:打造世界級農牧企業的總目標不變;繼續積極推進三鏈兩網的建設;建設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立農村信用擔保體系,使企業在農村社會化發展。
所謂“三鏈兩網”的發展戰略措施,是指豬、禽、奶牛產業鏈,農村商務服務網和農村電子信息網,以及從種苗到終端產品銷售。
“到2010年,我們要進入世界級農牧企業最低門檻——飼料銷售1000萬噸,銷售收入達500億。”劉永好向本報記者坦露了自己的短期目標。
事實上,此次企業轉型,制定發展大農業產業化的戰略,劉永好早有部署。
早在今年3月初的全國“兩會”期間,被外界譽為“中國農牧業代言人”的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基于新的經濟形勢,向會議提交多項提案,而這些提案紛紛指向“三農問題”。
根據劉永好向記者提供的議案資料顯示,兩會期間的議案,涉及到的內容涵蓋了銀行首信給農戶;加強政府扶持力度;農業擔保體系建立;農村基礎信息化建設;解決返鄉民工就業;保障食品安全;幫扶災區農業恢復生產等8個方面。
國都證券農業行業分析師徐昊告訴本報記者,作為中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先驅者,劉永好對于中國農村的市場現狀擁有更高的發言權,基于這種調查和多年積累的經驗,將農村經濟未來的發展和企業的戰略部署相結合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令人費解的是,無論在“三鏈兩網”的構建中,還是在劉永好“兩會”的提案中,卻不見種植業產業化發展的身影。
“由于中國土地資源政策的限制,就決定了種植業無法做大,成為一個大農業產業。因此我們在大農業產業鏈的規劃中,沒有對種植業作重要部署。”劉永好解釋道。
劉分析指出,我國基本農業承包制度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就是說,需要征用3000畝土地就必須跟100戶農民談,雖然現在土地是可以流轉,但是要出于雙方志愿,對于大型農業企業來說,操作起來很難;再加上中國契約精神不健全,即便流轉成功,也很難保證長期合作。
“除了在東北等待開荒土地多的地區可以實施種植業大規模化發展,其他地區根本就不可能大力發展種植業的產業化。”劉永好稱,由此,中國農業現階段只能大力發展畜牧業養殖業,而目前新希望戰略部署也只有這兩個方面。
資本支持1 事實上,如果從大農業產業鏈角度來看,新希望如今已經涵蓋從飼料生產、動物養殖、流通加工和銷售的四個環節。“隨著其戰略部署層層推進,企業完成轉型的目標也有望盡快實現。”徐昊告訴本報記者。
然而,徐昊也表示,欲將分散到各個細節的農業產業鏈穿起來,構造出一個大農業概念,則需要強大的資金支持。
“壓縮房產業的投資,是我們繼續構建大農業產業化的一步棋。”劉永好告訴本報記者。
早在1995年和1997年,新希望就分別進入金融行業和房地產板塊。“這段時間,這兩個產業收益很好,對我們發展農業是一個很好的支撐和補充,是后備力量。如果我們沒有這兩個產業支持,說實在我們不敢做大農產業。”劉永好認為。
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金融和地產板塊的收益,確實讓新希望大農業進程中獲益豐厚。據成都地產界知情人士透露,以1999年7月,新希望投資開發的“錦官新城”為例,三天就創下1.4億元的銷售紀錄。不僅如此,在立足成都的同時,新希望地產把戰略放到了上海、大連、呼和浩特等外地城市,而后又將大部分盈利用于農業產業化建設當中。
然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加劇,國內房產行業也遭受到了一定影響,于是新希望決定在今年減少或者收縮房地產行業的投入,將資金更多地更有效地應用到大農業產業化當中。
與之相關,3月26日,新希望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申請注冊發行待償還余額不超過5確億元的短期融資券。
公告中還顯示,“近年來在飼料、屠宰、養殖基地建設及乳業的投資不斷加大,對資金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單靠經營性現金流補充的資金已無法滿足生產經營的需求,公司將發行本期融期融資券以補充生產經營和業務拓展所需資金。”
同時,一向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劉永好指出,在發展模式上,新希望欲通過聯合、兼并、租賃、自己投資等,將競爭對手轉化為合作伙伴,還可快速收回投資成本,在國內國外同時發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