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商報資訊:順德區煒杰龜鱉繁育專業合作社至今成立還不到兩個月,成員已切切實實體會到了合作社的實惠,成為順德區農業龍頭企業的一種市場互補。
合作社買原料相當于“團購”
合作社是在今年4月13日成立的,發起人是陳煒杰,他從事龜鱉繁育工作十多年,有著豐富的養殖經驗、成熟的龜鱉繁育技術和廣泛的銷售網絡,產品(龜鱉蛋及種苗)主要銷往江浙一帶以及珠江三角洲,生意做得很大。為帶動更多的同類養殖者共同致富,他牽頭成立了煒杰龜鱉繁育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吸引了何德興、何建安、伍伯權等10人自愿入社,他們全部都是從事龜鱉繁育、養殖、銷售者。
加入專業合作社前,他們每個人所需的種苗、親魚、飼料等都是獨自完成,入社后,以專業合作社的名義對外統一采購,不僅可以享受團購的價格優惠,更受到了供銷商的歡迎,不僅減少了成員銷售產品的中間環節,還可以省下一大筆原需支付給中間商的中介費,省下的中介費由合作社按成員的交易量(額)比例返還,相比之下,各成員無形中已增加了收入。
另外,合作社還負責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馴養,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和咨詢服務等,并圍繞龜鱉繁育生產服務進行再經營,可謂“著數多多”。
陳煒杰說,成立合作社,區農業局、區水產商會、工商等部門給予了全力支持、指導和幫助。由于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的最低出資額沒有限定,理論上就算農民沒有錢,也可以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難就難在盡管政府全力支持、政策鼓勵,但沒有多少人肯站出來牽頭組織,或者說,還有許許多多的農民還未真正領會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互贏的好處。
對龍頭企業設立的市場互補
在江浙一帶,以農業生產者為主建立的農業經濟互助合作組織發展程度較高,他們建立合作組織的熱情來源于他們自身對市場的了解,以及劇烈競爭態勢下抱團求生存的壓力。
但在珠三角地區,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以農業生產者為主的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程度并不高。但隨著農產品市場的逐步發展,在一些農產品種生產者當中,逐漸產生了合作互助的需求。這些農產品,如龜鱉,一是缺少龍頭企業的帶動,二是龜鱉產品生產者大都具備一定資金實力,經營者在面臨市場壓力的情況下,開始尋找抱團互助合作的可能途徑。
作為農業經濟互助合作社的發起人之一,陳煒杰表示,珠三角地區的龜鱉生產者有必要集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進入市場,共同承擔風險,通過自己的力量進行市場利潤分配。這樣在終端消費市場上,有一定的籌碼與市場談判;在地區農產品牌建設上,可以達到一定共識,獲取較好的市場效益;在生產環節,互通信息避免盲目擴大,規避生產風險,也可以進行團體采購,降低生產成本。業內有人士表示,這種農業經濟互助合作社是農戶經營實力提升之后,主動進入市場經濟的良好表現,與農業龍頭企業市場制度一起,共同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