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區8名養殖戶所養殖的巴魚(東方暗紋豚)大量死亡。養殖戶懷疑是使用三無飼料而造成。然而養殖戶沒有及時通過法律途徑索賠,而是私自扣下尚未向飼料廠支付的貨款。近日,8名養殖戶因拒付貨款反被飼料廠告上法院。 文/記者黃國金
事情應追溯至2008年3月。江海區8家養殖戶委托佛山一家飼料加工企業生產專用飼料,沒想到喂養巴魚出現大量死亡的現象。
8萬尾巴魚離奇死亡
2008年3月開始,養殖戶李偉華開始用委托飼料廠生產的青吧飼料喂養所飼養的巴魚,開始沒有發現有什么問題,但從9月份開始,他發現自己養殖的巴魚不斷出現死亡,10月份的情況尤為嚴重。他在30畝魚塘養殖的11.2萬尾巴魚,一個月不到就死亡了約8萬尾。
后來他發現,出現巴魚死亡現象的還有其他養殖場。他們發現,凡是出現死魚的魚塘,使用的都是佛山某飼料廠生產的青吧飼料。8名養殖戶懷疑他們所使用的飼料有問題,遂向江門市農業部門反映。
喂魚飼料為“三無”產品
11月12日,當地農業部門接到投訴后,派出專門人員到禮東的這幾個養殖場檢查發現,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某飼料廠生產的“加工青吧料”151包,包裝袋未附具標簽,且無產品標準、無生產日期。
根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農業部門對該批飼料進行“證據登記保存”,并抽取飼料樣品送市農檢中心檢測,并送病魚到珠江水產研究所化驗。
根據江門市農檢中心的化驗結果指出,該批飼料屬非正式產品,沒有產品標準,難于確定飼料的質量,巴魚的死因也無法確定。而珠江水產研究所的化驗結果也無法確定魚死亡的原因。
養殖戶拒付貨款成被告
為妥善解決此事,江門市農業部門先后5次召集飼料廠和養殖戶進行協商。養殖戶認為,該批飼料是“三無”產品,廠家應對巴魚的死亡負責。但由于飼料是養殖戶委托廠家生產的,廠家此事拒絕負上賠償責任。
江門農業部門建議養殖戶通過法律途徑向廠家索賠。然而,養殖戶一直沒有采取法律行動,而是將原應按照合同按時支付給廠家的貨款扣下,并要求廠家作出賠償。
2009年4月份,廠家以養殖戶未按供貨合同的條款要求,及時支付飼料款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并通過法院申請了訴前保全,將養殖戶的賬戶及財產全部凍結。目前,養殖戶因資金和財產被凍結,無法進行正常的投資再生產,正在積極準備應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