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發酵飼料,從發酵雞糞、發酵豆粕到飼料混合發酵,從單純的廢物利用(變廢為寶)到如今的增加飼料的營養功能,這其中的轉變僅僅是概念上的炒作還是有科學依據?
我手里剛拿到一份產品資料,說是能替代50%的魚粉,按氨基酸分析報告上說,蛋氨酸1.03%。賴氨酸3.59%,蘇氨酸1.98%,氨基酸總量為54.61%,均低于進口魚粉的水平,而粗蛋白質水平卻達62.57%,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另外,魚粉中的未知生長因子、平衡性好的鈣磷及微礦的作用能以發酵一言以蔽之嗎?據我所知,其發酵底物有一部分是植物蛋白,一部分是動物蛋白,而發酵后的微生物蛋白質的生物學價值不會超過魚粉。請各位發表自己的看法,澄清生物發酵飼料的作用。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